<水仙怨>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水仙怨>

文章尹昭雲 » 2018-03-22 07:14 AM

惠請留意:此,昭雲棄詩也,未能代表昭雲當前水平。拜。
惠請移步:秋水先生《雲山集》
僕有<水仙怨>,其最新版云:
「雲鬟凝碧玉肌寒,薄面幽垂紅淚殘。月滿汨羅秋水白,江心鬼唱楚思漫。」

竊以為,在下過去寫的「薄面幽垂啼色殘」,「啼色」還是有些硬。「月落雲深秋水暗」尚可,不過透過自己通感的眼睛看去,這句詩的顏色還可更美。
最後由 尹昭雲 於 2020-07-27 10:55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6 次。
在下已停用此號,改用「秋水先生」一號。請呼在下「秋水」。
請看在下「秋水先生」一號之簽名檔。拜。
尹昭雲
會員
 
文章: 284
註冊時間: 2017-10-15 01:41 AM

Re: <玉玲瓏>

文章卞思 » 2018-03-24 01:32 AM

仄韻詩不易掌握,還是先從平韻詩學起較好。
先不要求自鑄新詞,把詩的語味掌穩了再說。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Re: <玉玲瓏>

文章尹昭雲 » 2018-03-24 10:39 AM

卞思 寫:仄韻詩不易掌握,還是先從平韻詩學起較好。
先不要求自鑄新詞,把詩的語味掌穩了再說。


感謝詞長提出二項具體建議。

昭雲認為,學格律詩,自然該從相對容易的詩體和韻部練起,您認為平韻較仄韻易於掌握,確有道理,昭雲受教。昭雲會考慮先以未曾用過的平聲韻部作詩,再投入心力作仄韻詩。

您的第二項建議,同樣值得推敲。若不打好底子,再如何鑄詞煉句也是徒然。昭雲對您說的「語味」,也頗有興趣。昭雲透過網路搜尋了文學愛好者及學者對「語味」的定義,只是幾乎一無所獲,不知詞長可否簡單說明一下,您留言中的「語味」具體指代什麼?此外,昭雲有些好奇,您建議昭雲「先掌穩語味」,是不是因為昭雲的語文能力,不及這裡的多數詩友成熟?昭雲沒有別的意思,昭雲只是希望知曉自己的真實水平,並提升自己作格律詩的綜合能力。

說句實話,昭雲無論作格律詩,還是作白話詩,都不曾刻意追求新奇的表達。昭雲常常提醒自己:「以儘量真誠的語言,用心描繪自己真實的思想、真實的感受,帶著對於其他個體的尊重,將自己的作品雙手奉予他人。」昭雲認為,昭雲詩中,一些讀者看來非常奇特的字句,其實只是昭雲內心世界之真誠投射,不是昭雲刻意追求的結果。此外,昭雲認為這首絕句文理並無不通之處,但是上下兩個部分之間的過渡可以更加老練一些,不知詞長如何看待。如果您還有時間,不知可否冒昧請您簡單描述一下昭雲作絕句的整體風格(昭雲只是希望清楚自身之真實位置,沒有其他意思),殊甚銘感。
在下已停用此號,改用「秋水先生」一號。請呼在下「秋水」。
請看在下「秋水先生」一號之簽名檔。拜。
尹昭雲
會員
 
文章: 284
註冊時間: 2017-10-15 01:41 AM

Re: <玉玲瓏>

文章逄乙先生 » 2018-03-24 03:07 PM

近體詩多押平聲韻,仄聲韻其實是比較難寫的,卞思詞長說的沒錯。如果是初學的話,還是盡量從常見的簡單的入手。畢竟平聲韻較仄聲韻而言,也是更常用到的,練熟了不虧哈哈。
至於對詩味的理解和用字的習慣,確實因人而異,只要詞能達意就好,更為重要的是全詩結構方面的問題。梅齋前輩談詩,曾經跟我說他在詩的轉結之處,尤其會苦心經營,去營造一些波瀾。閣下此作過於平了,四句之間幾乎平列,沒有體現出起伏和張力。不管是敘事還是寫景,詩的四句話之間應該有更明確的過渡和邏輯關係。比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裡面蘊含著因果,更合上文“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有著呼應。如果單看這首詩的四句,在不考慮對仗格律之下,似乎易為:
雪刺羅衣靈曜暮,團嬌瓣薄凝香露。龍吟錦袜素鉛昏,玉浦春漪薰綠霧。
或,雪刺羅衣靈曜暮,玉浦春漪薰綠霧。龍吟錦袜素鉛昏,團嬌瓣薄凝香露。
也無不可,在詩意表達上沒有什麼不同。整首詩的結構處理過於平淡了。
至於用辭問題,不論新舊,作為你我一樣的初學者,我還是覺得能夠表達自己真實想說的就好。卞思老師說“新語”,我猜大概是指閣下詩中詞彙不似常用的辭藻,有一種“奇”的感覺。比如“天將暮”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詞彙,您會說“靈曜暮”。至於結果是新穎或者奇怪,往往都在詞語搭配和調試之間。閣下詩無論用辭還是韻腳都讓我想起李賀,這也是一種特色。只要處理好上下文,不要讓他們顯得突兀或者孤立無援就好。比如“綠霧”本身是冷色調,放在“玉浦春漪薰綠霧,團嬌瓣薄凝香露”中便不那麼冷清了,如果下文兩句能就此給予支援,也算是不錯的運用。再如“龍吟錦袜素鉛昏”一句,若感覺讀者不好理解,可隨文解釋一二。
我也是詩詞初學愛好者,看到您帖覺得下筆有個性,所以冒昧說了幾點自己的想法,請您勿怪。
逄乙先生
會員
 
文章: 178
註冊時間: 2018-01-06 11:48 PM
來自: 河北省

Re: <玉玲瓏>

文章卞思 » 2018-03-25 12:30 AM

謝謝子罕,能見子罕如此評詩,真是暢快!

關於尹詞長垂問,答覆如下:
卞思覺得尹詞長在古典詩創作上,仍在初發階段,所以一些詩的味道上還不是很能掌握。所謂"語味",是指詩有其語感,不是把想到的詞句排列上去即可,詞長此詩四句無前無後,似乎哪一句在前哪一句在後,都沒什麼必然的關係,這點子罕已點出,我不再多說。

其次,同一句中的詞語,也需有其相關或連屬性,以"雪刺羅衣靈曜暮"這句來說,雪刺羅衣之後為何接靈曜暮?中間有什麼必然的關係嗎?再者,"龍吟"為何接"錦袜"?為何又接"素鉛昏"?這中間各自的關連又是什麼?此外,"龍吟錦袜素鉛昏"這句本身不太可解,如果是想用具體的事物來形容另一種具體的事物,除非是用典,否則都得有些銜接的筆法,帶動讀者的思路,不然會有一種突兀感,不知道為何突然冒出這麼一句。

剛開始寫詩,忌生不忌熟,看看古人寫天色將暗時都用些什麼詞語?看看古人形容花朵美麗時都怎麼寫?先仿著寫,寫熟了,語感出來了,第二步再談避熟不避生。

講得有些直白,恐怕您會受到一些打擊,當然也只是我的一己之見,給您參考。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Re: <玉玲瓏>

文章尹昭雲 » 2018-03-25 11:01 AM

卞女史如此坦誠地指教昭雲,昭雲深為感激,若有可能,也非常歡迎女史今後多多以直白的語言指出昭雲格律詩中的缺陷——昭雲認為,女史與子罕詞長已然點中昭雲數篇絕句習作中的致命要害,不可謂不如醍醐灌頂一般令昭雲豁然開朗。二位詞長說得非常在理,作任何體裁的詩,都必須注意詩句之間的道理(邏輯)是否通順,「無前無後」是一大忌諱。昭雲剛剛開始投入心力創作白話詩時,也犯過類似的錯誤,只是程度不及昭雲今日在格律詩中犯下的錯誤嚴重。昭雲同意卞詞長說的「作詩不是只把想到的詞句排列上去」;無論是拼湊出來的白話詩,還是生拉硬扯「作」成的格律詩,都常予人失序之感,精通兩種詩體的行家可以輕易看出此人詩藝不精。其實以客觀的角度從昭雲先前發表的白話詩中分析,昭雲很早就明白作詩忌諱「無前無後」,今天卻在格律詩中犯下這樣一個錯誤,應是由於昭雲把握格律絕句之實際能力相比之下太過稚嫩,沒有真正牢靠的控制詩境和語言的能力,所以只能依靠散亂的意象創作絕句,這是非常危險的傾向,若無二位詞長提點,昭雲可能還要耽誤一段時間才能真正意識到這一不足之處。子罕詞長提出一種可能的修改這首詩的方法,卞女史又告訴昭雲師法其他詩家之非白話詩時,也應「先仿著寫,寫熟了」再走下一步,這都是頗有啟發的建言。

昭雲如今也對「龍吟錦袜素鉛昏」、「雪刺羅衣靈曜暮」二句不甚滿意,然則二位詞長提及這兩句詩,昭雲也不妨說明一下當初的創作思路。「龍吟錦袜素鉛昏」大致是說,水中蛟龍在宛如錦袜的花莖周圍輕聲吟唱,水仙灰白的根莖漸漸昏暗。「錦袜」比喻水仙花莖,「素鉛」形容花莖顏色,「昏」形容光線昏暗。「龍吟」接「錦袜」確實有些不諧,畢竟「龍」和「袜」的氣韻本來就是不同的;這句詩和前兩句詩之連結也不夠緊密,需要修改。昭雲當初作「雪刺羅衣靈曜暮」的思路是這樣的:「雪」比喻蒼白冰冷的江水——屈原<湘君>亦有近似的用法:「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羅衣」形容水仙花瓣。「雪刺羅衣」和「靈曜暮」的風格相近,只是也欠承接,也欠修改,儘管「雪刺羅衣」與「靈曜暮」都無語病。

子罕詞長客氣了。您抽出時間為昭雲提出這樣受用的建言,昭雲既欣喜又感荷,怎麼會不悅呢。子罕詞長提出,無論使用什麼樣的詞句,「只要處理好上下文,不要讓它們顯得突兀或者孤立無援就好」,昭雲頗為認同,可惜目前昭雲處理絕句上下文的能力並不很好。您說昭雲「下筆有個性」,無論「用辭還是韻腳」都令您想起李賀,真是恭維,若說初發階段的昭雲還在地上,成熟期的李長吉,無論是處理非白話詩上下文的能力(這和流暢度有直接關係),還是創作非白話詩的熟練程度(包括但不限於用韻、用典、修辭),還是創作非白話詩的數量,皆如在天上一般,昭雲望塵莫及,實在不敢妄自比附,否則豈非貽笑大方。昭雲不妨順帶一提:今年三月之前,昭雲並不曾師法長吉。今年三月中旬,昭雲開始認真研讀和長吉有關的學術論文,認真閱讀《李賀詩全集》,閱讀種種關於長吉的評論和研究資料,並記下昭雲認為值得記錄的筆記,包括但不限於昭雲不甚理解的典故、不確定讀音的生字、可圈可點的措辭,等等。卞女史提出還要專心仿作,昭雲受教。昭雲決定先在筆記本上穩穩當當地仿作十首李長吉詩,主要仿成平韻絕句、平韻律詩,再來修改發表在這個網站的絕句草稿。昭雲把目前發表的這些絕句草稿改至令昭雲相對滿意之程度前,不會發表其他習作。今後,二位詞長倘若還能以如此令人警醒的語言提出任何批評建議,著實是昭雲福分,昭雲在此深深作揖謝過。
在下已停用此號,改用「秋水先生」一號。請呼在下「秋水」。
請看在下「秋水先生」一號之簽名檔。拜。
尹昭雲
會員
 
文章: 284
註冊時間: 2017-10-15 01:41 AM

Re: <玉玲瓏>

文章卞思 » 2018-03-25 12:45 PM

佩服尹詞長的氣度!

其實也不用拘於非把原作改好了再作新作,根據許多人的經驗,一首詩三改四改改不好時,不妨先放著,讀讀其他東西,構思新的作品,等過一陣子回頭來看,對自己原來的作品或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太聚焦於原作,有時候反而會繞不出去。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Re: <水仙怨>

文章尹昭雲 » 2018-03-27 06:54 AM

卞詞長客氣了。您提到的這種修改作品的方法,昭雲作白話詩及議論文章時也有體會,只是昭雲認為,自己最好還是先把已經發表在這個網站的習作改到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程度,再作新格律詩比較合適。

昭雲倒是發現,自己似乎不必拘於「仿十首李長吉詩,再修改自己的習作」,昭雲完全可以一面研讀、琢磨、仿作李長吉詩,一面將自己改過的詩稿發到這個網站,諸位詞長的反饋及批評,可以使昭雲少走許多彎路。昭雲目前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仿寫了三首李長吉詩,又來這個網站修改了自己的這首絕句,歡迎諸位詞長以任何風格的語言發表對<水仙怨>的真實看法。
在下已停用此號,改用「秋水先生」一號。請呼在下「秋水」。
請看在下「秋水先生」一號之簽名檔。拜。
尹昭雲
會員
 
文章: 284
註冊時間: 2017-10-15 01:41 AM

Re: <水仙怨>

文章風雲 » 2018-03-27 07:42 AM

尹昭雲 寫:羅衣雪刺嫩肌寒,薄面幽垂清淚殘。
自咽雲頹秋水暗,昏江饜魄怨宵曼。


竊以為首句「羅衣」「雪刺」之間的銜接不順,且「雪」字用得不恰當,不是屈原<湘君>用過雪字就適合用來此處,必須注意前後文的關連性。初學不必執著於對仗,先求句子通順比較重要。
第三句「自咽」接「雲頹秋水暗」也不夠流暢,可再想想如何用字。

作詩多改是對的,但是若沒改好就不寫其他作品,可就不對了。若一時改不好,也沒關係,若改到一個極限,不妨先放下,一段時間後再看,有時會有不同想法。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Re: <水仙怨>

文章尹昭雲 » 2018-03-28 06:29 AM

風雲 寫:
尹昭雲 寫:羅衣雪刺嫩肌寒,薄面幽垂清淚殘。
自咽雲頹秋水暗,昏江饜魄怨宵曼。


竊以為首句「羅衣」「雪刺」之間的銜接不順,且「雪」字用得不恰當,不是屈原<湘君>用過雪字就適合用來此處,必須注意前後文的關連性。初學不必執著於對仗,先求句子通順比較重要。
第三句「自咽」接「雲頹秋水暗」也不夠流暢,可再想想如何用字。

作詩多改是對的,但是若沒改好就不寫其他作品,可就不對了。若一時改不好,也沒關係,若改到一個極限,不妨先放下,一段時間後再看,有時會有不同想法。


感謝風雲詞長為昭雲提出具體意見,昭雲受教。無首無尾、以辭害意,確是創作任何形式的文學作品的兩大忌諱。昭雲已易首句為「香肌浪刺嫩芳寒」——昭雲認為,「香肌浪刺」是倒裝,即「浪刺香肌」;次句之「清淚」為「泣色」,三句之「自咽」為「淚墜」,不知諸位詞長雅意如何。

昭雲現在覺得,確實不應走「改不好詩就不創作其他作品」的極端;在這一點上,作格律詩和作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是一樣的。
在下已停用此號,改用「秋水先生」一號。請呼在下「秋水」。
請看在下「秋水先生」一號之簽名檔。拜。
尹昭雲
會員
 
文章: 284
註冊時間: 2017-10-15 01:41 AM

Re: <水仙怨>

文章風雲 » 2018-03-30 08:38 AM

尹昭雲 寫:香肌浪刺嫩芳寒,薄面幽垂啼色殘。
淚墜雲頹秋水暗,昏江饜魄怨宵曼。


若「香肌浪刺」欲用倒裝,則對句也應用倒裝,不然此處不宜如此用。「刺」雖知其意,但用字不自然,必須考慮前一字是用「浪」。
二三句改後較佳。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