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體詩相傳是漢武帝在柏梁台上和群臣共賦七言詩的詩體。它的特點是:
一. 七言詩。
二. 句句用平聲韻,一韻到底。
三. 可以有重韻。
四. 前後句意可不相屬。
五. 不拘句數。
現舉兩個例子如下:
漢武帝與群臣的柏梁台詩
日月星辰和四時,(漢武帝)驂駕駟馬從梁來。(梁王)
郡國士馬羽林材,(大司馬)總領天下誠難治。(丞相)
和撫四夷不易哉,(大將軍)刀筆之吏臣執之。(御史大夫)
撞鐘伐鼓聲中詩,(太常)宗室廣大日益滋。(宗正)
周衛交戟禁不時,(衛尉)總領從官柏梁台。(光祿勛)
平理請讞決嫌疑,(廷尉)修飾輿馬待駕來。(太僕)
郡國吏功差次之,(大鴻臚)乘輿御物主治之。(少府)
陳粟萬石揚以箕,(大司農)徼道宮下隨討治。(執金吾)
三輔盜賊天下危,(左馮翊)盜阻南山為民災。(右扶風)
外家公主不可治,(京兆尹)椒房率更領其材。(詹事)
蠻夷朝賀常會期,(典屬國)柱欀欂櫨相枝持。(大匠)
枇杷橘栗桃李梅,(太官令)走狗逐兔張罘罳。(上林令)
齒妃女唇甘如飴,(郭舍人)迫窘詰屈幾窮哉。(東方朔)
杜甫《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洒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蛟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綉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從上兩例可見,柏梁體屬古風。每句可以是律句或非律句。上下句間亦不講求對和黏,亦不用對仗。
現邀請各詞長作聯句一試。每人每次一句,不限次數。續句者請將之前的詩句連同作者筆名兩句一行列出,以方便閱讀。題目為《詩詞雅集》,用下平十一尤韻。希望大家可成三十韻或以上。
本人先起首句。
傳承詩詞繼風流 (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