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

文章菉竹猗猗 » 2015-10-02 10:55 AM

此夜,讀 《鸞鳥詩序》與《異苑山雞》因感嘆吾人嘔血為詩有作青鸞舞者有作山雞舞者,此何別也?面對孤獨必然是老來的修行功夫,卻須甘於寂寞始得不失身分於無可免之老境,以"潛身於詩並優雅地終老"為功課如侯之導演電影夢傾注一生只磨一劍,有作自勉以待老之將來。

詩曰:

君望我處我望君,隻影生生生夢魂。
鏡舞鸞雞應不肖,詩酬元白已忘言。
青春伶娜得其妙,垂死天鵝探此門。
憐取卿卿袖長短,學鳩何事笑鵬鲲。

下午 11:50 2015/10/1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Re: 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

文章芬陀利 » 2015-10-03 02:10 PM

報告菉竹兄
我一直想著去看聶隱娘
但還沒機緣去
待看了後,再回來好好欣賞大作

請先容我來殺個風景 :lol:
呵…鏡鸞之典我也用過

從動物學的眼光來看
鏡鸞和山雞的故事,其實都是人類主觀的認知
鸞鳥或山雞
如您所知,雌雄的外觀應當都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
牠們鏡中看到的是自己的性擇競爭對手
見之哀鳴,一奮沖霄而亡?實在也沒那麼淒美
同樣的
山雞應是見同性而尬舞不止
也不是因自愛其毛羽之故吧!

哈…寓言終歸是寓言
我這樣說,很白目吧! :p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作一個不須被導演討好的電影欣賞者

文章菉竹猗猗 » 2015-10-03 08:37 PM

在此嚴重呼籲,還沒看聶隱娘的趕快去看喔,省的它下片了。
據說剩下臺北場了!!
芬兄舞鏡新解十分新穎,稍待容不才細細報告 :-D

報告芬兄

侯為新片下一語 :「一個人,沒有同類」。或許當初把舞鏡典故編進劇本裡,就是為了加深身為刺客的孤獨,片中青鸞舞鏡的意涵已不等同於原典,這是一次舊典新解再創作。另者,依窈七被帶走,其表兄另娶他人來看這一典故的使用,也有不同層面的情感解讀。

不才寫此律時,動機是慨嘆詩人們長年從事創作,如元白知遇者能有幾人?談得上話者已數難能可貴,相知相惜筆力相當肝膽相照情投意合能作酬答唱和者又談何容易?這種種的不容易,便旋於絕處耽戀於孤寂,不也活靈活現於"古人寓意舞鏡之鳥"耶?自己的詩境自己的修練,好比芭蕾舞者對一個鏡子練習以期達到三十二圈鞭轉境界。

芬兄舞鏡新解十分科學,新時代新的唐宋體詩創作人應該在典雅浪漫之中融入更多科學的元素與邏輯概念,我的頜聯自知落入俗套,可也只有如此俗套才能直白指出其間境界不同的嘲諷。依典故解讀,青鸞與山雞一是情深意篤舞死的,一是愛現自戀high死的。"應不肖"指此,而元白其相知相惜自是於詩於人俱"已忘言"。

此詩原序並非此序,原題為"舞鏡集詩並序",成詩時喜聞侯片得十一項金馬獎提名,遂假刺客之名笑獨舞之人。轉結改過,獨舞的嘲人自嘲本質是沒變的。

侯在獨舞,舒淇在獨舞,每個人都在不自覺的獨舞。而在找到同類的過程中,如何不媚俗拍出這麼吝於討好觀眾的武俠片,如同吾曹"為詩而詩"或者"有感而詩",是真詩人當知其間細微之辨。

不白目也沒煞風景喔!只感覺叨芬兄的光了,在此深深感謝芬兄賜教。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Re: 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

文章四年級 » 2015-10-06 07:22 AM

草稿已就,唯小處一日數變-----已忍過兩回酒後放炮(怕禿槌)---------但也少了激情------- :lol:
先提讀------明日定稿再貼----------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Re: 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

文章江靈颺 » 2015-10-06 07:48 AM

菉竹猗猗 寫:此夜,讀 《鸞鳥詩序》與《異苑山雞》因感嘆吾人嘔血為詩有作青鸞舞者有作山雞舞者,此何別也?面對孤獨必然是老來的修行功夫,卻須甘於寂寞始得不失身分於無可免之老境,以"潛身於詩並優雅地終老"為功課如侯之導演電影夢傾注一生只磨一劍,有作自勉以待老之將來。

詩曰:

君望我處我望君,隻影生生生夢魂。
鏡舞鸞雞應不肖,詩酬元白已忘言。
青春伶娜得其妙,垂死天鵝探此門。
憐取卿卿袖長短,學鳩何事笑鵬鲲。

下午 11:50 2015/10/1


菉竹猗猗詞長《獨舞》,底蘊見於用典,學習一個。問好詞長!
寫詩不是請客吃飯。Poetry bites.
江靈颺
會員
 
文章: 166
註冊時間: 2015-08-09 11:12 AM

Re: 作一個不須被導演討好的電影欣賞者

文章芬陀利 » 2015-10-07 12:19 AM

菉竹猗猗 寫:在此嚴重呼籲,還沒看聶隱娘的趕快去看喔,省的它下片了。
據說剩下臺北場了!!
芬兄舞鏡新解十分新穎,稍待容不才細細報告 :-D

報告芬兄

侯為新片下一語 :「一個人,沒有同類」。或許當初把舞鏡典故編進劇本裡,就是為了加深身為刺客的孤獨,片中青鸞舞鏡的意涵已不等同於原典,這是一次舊典新解再創作。另者,依窈七被帶走,其表兄另娶他人來看這一典故的使用,也有不同層面的情感解讀。

不才寫此律時,動機是慨嘆詩人們長年從事創作,如元白知遇者能有幾人?談得上話者已數難能可貴,相知相惜筆力相當肝膽相照情投意合能作酬答唱和者又談何容易?這種種的不容易,便旋於絕處耽戀於孤寂,不也活靈活現於"古人寓意舞鏡之鳥"耶?自己的詩境自己的修練,好比芭蕾舞者對一個鏡子練習以期達到三十二圈鞭轉境界。

芬兄舞鏡新解十分科學,新時代新的唐宋體詩創作人應該在典雅浪漫之中融入更多科學的元素與邏輯概念,我的頜聯自知落入俗套,可也只有如此俗套才能直白指出其間境界不同的嘲諷。依典故解讀,青鸞與山雞一是情深意篤舞死的,一是愛現自戀high死的。"應不肖"指此,而元白其相知相惜自是於詩於人俱"已忘言"。

此詩原序並非此序,原題為"舞鏡集詩並序",成詩時喜聞侯片得十一項金馬獎提名,遂假刺客之名笑獨舞之人。轉結改過,獨舞的嘲人自嘲本質是沒變的。

侯在獨舞,舒淇在獨舞,每個人都在不自覺的獨舞。而在找到同類的過程中,如何不媚俗拍出這麼吝於討好觀眾的武俠片,如同吾曹"為詩而詩"或者"有感而詩",是真詩人當知其間細微之辨。

不白目也沒煞風景喔!只感覺叨芬兄的光了,在此深深感謝芬兄賜教。

先謝謝菉竹兄雅容 :-D
也謝謝您詳細解說
明白!
更想去好好感受一下侯導的獨舞之美也
呵~~可惜,看來這片子我是要等二輪上片才能去觀賞囉!

順便再調出99年舊作
《記九九年中秋夜會客》

客至蓬門月已明,
鏡鸞淒愫為之輕。
如真知有同皈歎,
一落浮生未了情。

viewtopic.php?f=4&t=23224
小註:
來客亦為喪偶之人
是夜噓慨露電夢幻泡影人生,同感『知有如真』
兩人不究竟義取自:
《中阿含.大拘絺羅經》:「云何知有如真?謂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是謂知有如真。」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讀後感

文章四年級 » 2015-10-07 07:40 AM

二之一(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讀後感-----
尬舞----七律(依韻)
牛驥共牢於翰苑,鸞雞分別比鵬鯤。
鸞因托大少虛禮,雞為貪杯多妄言。
獨舞焉能無鏡鑑,雙槓只合有心掄。
兩廂情願如元白;或可相融創一門。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抱影賡酬

文章四年級 » 2015-10-11 07:52 AM

侯導跟樓主那款執著做好的精神,十年磨一劍,我十分佩服嚮往,(二
之二)雖已寫妥,但仍覺不夠好,再磨三天再貼吧------------------------

詩題-獨舞難免有影子,此首三週前的詩,況味差堪附會,就當串場吧-----

抱影賡酬-----七律
翰苑流連少知趣,孤芳以賦表襟情。
詩詞早已酬高段,版面何曾顯俊英?
致意難堪逾十載,回音總是近無聲。
形單未免多寥落;謝影始終相伴行。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Re: 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

文章醉雨 » 2015-10-11 10:15 PM

也去看了電影,似懂非懂之間 :-D


讀詩一首用菉竹兄君望我處我望君句敬呈菉竹兄與四年級詞長

翻瀾筆底認鵬鯤,時有清風來扣門。
芳草知心曾幾見,青山對面兩無言。
繁絃雁夜徒驚夢,一曲梅花堪斷魂。
流水聲中聊照影,君望我處我望君。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

文章芬陀利 » 2015-10-12 01:28 PM

雖然等著看二輪
或退而求其次租片在家看
我準備聽小女的建議:
一、先空白此心,不求知解的看一遍
二、再細讀謝海盟的拍片側錄《行雲紀》
三、再看一次影片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獨舞 致侯之刺客聶隱娘

文章四年級 » 2015-10-12 07:39 PM

醉雨 寫:也去看了電影,似懂非懂之間 :-D


讀詩一首用菉竹兄君望我處我望君句敬呈菉竹兄與四年級詞長

翻瀾筆底認鵬鯤,時有清風來扣門。
芳草知心曾幾見,青山對面兩無言。
繁絃雁夜徒驚夢,一曲梅花堪斷魂。
流水聲中聊照影,君望我處我望君。


讀詩一首用韻示醉雨兄------
酬答焉能在冷門?當然此處顯鵬鯤。
江湖闖蕩少將就;文化養成多敢言。
任性經常持拙見;箴詩特別醒冰魂。
吾人豹變緣誰故?除卻鏡鸞惟使君。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