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楚狂 » 2012-12-19 08:38 AM
梅者,古文作「槑」,象子在木上。亦書作「楳」。
《說文解字》釋「梅」曰:「枏也。可食。從木。每聲。」
李時珍《本草綱目》:「梅,古文作某,象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類,故反杏為某,書家訛作甘木後,作梅從每,諧聲也。或云:梅者,媒也,媒合眾味,故書云:若作和羹,爾惟鹽梅,而梅字亦從某也。」
梅桃李杏櫻,春風一家。在植物學上都是屬於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
----------------------------------------------------------------------------------------------------------------
至於蠟梅,自成一科,即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蠟梅」:「此物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現實生活中,蜜蠟,從不會誤書作「蜜臘」;又不是蜜汁臘味,唏哩呼嚕,囫圇吞之。
----------------------------------------------------------------------------------------------------------------
見過實物者,更不會混為一談,或從俗、誤書。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