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至第三聯,韻腳.對仗枯竭,不得已腦筋動到倒裝句.蹉對------閉門造車,還望詩家斧正-------感恩----
壬辰五月下旬感時----五律
形猶過氣桐,半老半虛空。
意似青春樣,齡虧血性翁。
身心協調不;骨肉怎通融?
寄寓賡酬樂,或能稍止瘋。
倒裝句論述萬萬千,且摘錄網路最經典的理由,未必正確,想與大家共研,盼
知情者,能提共意見,不勝感激-------
• 為協韻而倒裝。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詩經)
• 為平仄而倒裝。例如: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漢)
• 為對仗而倒裝。例:方朔金門侍,班姬玉輦迎。(王維早朝)
• 為競奇醒目而倒裝。例:林下聽經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鄭谷慈恩寺偶題)
照以上論述第三聯-----
身心協調不;骨肉怎通融?(前句(不協調)倒裝,然後蹉對-協調對通融---不對怎)
請問我這論述行的通嗎-若不通原因為何?伏望詩家開示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