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鴨----五律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騾鴨----五律

文章四年級 » 2012-05-05 06:45 AM

騾鴨----五律
進食多無忌,療飢少有餘。
成群偏戲耍,律己正寬舒。
色戒於誰免?在其觀念除。
隨緣長自適,快意去沙豬。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Re: 騾鴨----五律

文章楚狂 » 2012-05-05 10:59 AM

四年級 寫:騾鴨----五律
進食多無忌,療飢少有餘。
成群偏戲耍,律己正寬舒。
色戒於誰免?在其觀念除。
隨緣長自適,快意去沙豬。



學詩,最重要者在「態度」。

遣詞用語浮滑或輕猾,易流於「俗」。

某個網站的網友嘻嘻哈哈抬槓,若拿來當作「吹捧」大作而不能自明,則不過「敝帚自珍」,於詩教無濟於事。


」字犯孤平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四年級 » 2012-05-06 06:53 AM

楚詞長好眼力---我改醬---
騾鴨----五律
進食多無忌,療飢(焉)有餘?
成群偏戲耍,律己正寬舒。
色戒於誰免?在其觀念除。
隨緣長自適,快意去沙豬。

詩人也是人,雅俗自有公評,我選擇適性,而不是故作清高狀----------------
說得一口好菜,不等於做得一手好菜,詞長見解我當尊重,但也不妄自菲薄,如詞長能將見解做成律詩賡酬,不才自當奉陪--------------------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文章楚狂 » 2012-05-07 08:56 AM

四年級 寫:詩人也是人,雅俗自有公評,我選擇適性,而不是故作清高狀----------------
說得一口好菜,不等於做得一手好菜,詞長見解我當尊重,但也不妄自菲薄,如詞長能將見解做成律詩賡酬,不才自當奉陪--------------------


不是寫得幾句五言、七言的字句組合,就叫做「近體詩」。
滿街提著油瓶的「打油者」尚能沾沾自喜,以為手中物可廁身當中。
就算是「騷人」、「墨客」這樣的字詞用上一千次,仍然不能堆砌拼貼成就「詩人」。

近體詩,是文字「精煉」的「極短篇」。
大作遣詞用字有無做到,是無須費神句讀點批。

宋‧洪邁《容齋隨筆》云:「一首五律,如四十位賢人,著一屠沽兒不得。

閱大作五言八句,如入闤闠。
七言八句字多,更毋須贅言。

煉字,絕對不是「故作清高狀」。如果這是台端對「詩」的深刻體認與歷年見解,那就請便去「適性」!

鄙人三年前學詩,也常被諸先進達德者評議曰「俗」,曰「生硬」,如不能虛心檢討自己缺失,而採取一意我行我素,自以為別具風格,大概也就此沉淪。

台端的文字,總是卡在「輕」、「滑」之際,大量隨意而出。不能提升、精進、洗煉,只不過是文字屠戮。
鄙人的話,能聽便聽,不能聽就棄之罷!聽不進去,也千萬不要誤以為某是來窮嗑牙、瞎抬槓,以後頂多不看,不看就「無語」。
某不是閒閒沒事者。要讀經典文章,大可再細閱一遍《全唐詩》並勤作筆記,起碼還可多認識些「字」與「律」。。
《論語‧衛靈公篇》更有好文章,讀得通透,可以養性。


古人和作,如元白劉、皮陸之賢,皆心交意合。有此心意,方有神品!


學詩,除了「態度」之外,更重要的在「風度」。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四年級 » 2012-05-08 06:35 AM

楚狂 寫:
四年級 寫:詩人也是人,雅俗自有公評,我選擇適性,而不是故作清高狀----------------
說得一口好菜,不等於做得一手好菜,詞長見解我當尊重,但也不妄自菲薄,如詞長能將見解做成律詩賡酬,不才自當奉陪--------------------


不是寫得幾句五言、七言的字句組合,就叫做「近體詩」。
滿街提著油瓶的「打油者」尚能沾沾自喜,以為手中物可廁身當中。
就算是「騷人」、「墨客」這樣的字詞用上一千次,仍然不能堆砌拼貼成就「詩人」。

近體詩,是文字「精煉」的「極短篇」。
大作遣詞用字有無做到,是無須費神句讀點批。

宋‧洪邁《容齋隨筆》云:「一首五律,如四十位賢人,著一屠沽兒不得。

閱大作五言八句,如入闤闠。
七言八句字多,更毋須贅言。

煉字,絕對不是「故作清高狀」。如果這是台端對「詩」的深刻體認與歷年見解,那就請便去「適性」!

鄙人三年前學詩,也常被諸先進達德者評議曰「俗」,曰「生硬」,如不能虛心檢討自己缺失,而採取一意我行我素,自以為別具風格,大概也就此沉淪。

台端的文字,總是卡在「輕」、「滑」之際,大量隨意而出。不能提升、精進、洗煉,只不過是文字屠戮。
鄙人的話,能聽便聽,不能聽就棄之罷!聽不進去,也千萬不要誤以為某是來窮嗑牙、瞎抬槓,以後頂多不看,不看就「無語」。
某不是閒閒沒事者。要讀經典文章,大可再細閱一遍《全唐詩》並勤作筆記,起碼還可多認識些「字」與「律」。。
《論語‧衛靈公篇》更有好文章,讀得通透,可以養性。


古人和作,如元白劉、皮陸之賢,皆心交意合。有此心意,方有神品!


學詩,除了「態度」之外,更重要的在「風度」。


台端最近少發表詩作,但是觀汝之前作品,幾乎每首詩,都需要大量註解,
遣詞捨近求遠,捨易就難,用典過度,環環相扣,機關算盡, 好像不考倒讀
者死不干休,如果這款叫做雅,也未免太牽強。近體詩如果像你這樣搞,不絕
種才怪。對於古董詞長(暝)字用法,一套(養套殺)讓人心寒。先問何解,再套詞性,然後再斬。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有負讀聖賢書。--------------------
(學詩,除了「態度」之外,更重要的在「風度」。)這段是摘錄你的結語,----
請問態度如何?風度在哪?---我雖油名在外,但是向來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雖俗了一點,但還算坦率,也不會得理不饒人,我認為你欠古董詞長一個道歉---
先前我提到賡酬其實是想證明,你沒那麼雅,我也沒那麼俗。還好你沒應允,
否則這一塊(賡酬),你討不到便宜,不信你試試---------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4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