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 山 秋 懷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圓 山 秋 懷

文章思禹 » 2011-12-04 03:28 PM

圓 山 秋 懷
--------------------------------

暮靄金甌霞綺炤,追陳士筆墨書儒。

巢巒翠岫煙冥巊,落劍川流澹蕩瑜。

紫闕瓊樓侯祿宴,一坏晉土塚階蕪。

今時醉酹長天嘯,九曲懷殤悼烈徂。



思禹 筆於 臺北靜軒

農曆辛卯年(兔) 十一月初九


---------------------------------------------------------

注釋:
韻聲: 七虞(儒瑜蕪徂) 。
註: 此 一坏晉土 為專用詞 特指 太原完人塚 為係指1949年閻錫山舊部在國共內戰太原戰役中「自戕殉國」的烈士
在格律有違 孤平..但係專有名詞 ,紫闕瓊樓 <> 一坏晉土 .....破格而用。
金甌 :喻國土。
追陳士筆墨書儒: 喻 清中葉臺北大龍峒舉人 陳維英 晚年
築屋於今 圓山劍潭旁讀書,居號 太古巢。
故詩中 圓山亦稱巢巒。
落劍川流澹蕩瑜。落劍川流 源自 鄭延平於劍潭拋劍鎮妖的傳說,此喻 劍潭。
澹蕩瑜: 指夜暮下,水波蕩漾中的月影。 瑜:美玉。此借喻月亮。
紫闕瓊樓:今時的圓山大飯店。
一坏晉土 : 指 太原完人塚,位於 圓山大飯店入口牌樓處。
九曲懷殤悼烈徂 : 緬懷諸先烈,悼 圓山忠烈祠 及 太原完人塚。
九在華人文化中為數字之最,有最高的敬意。

--------------------------------------------------------
音樂 : 暝那會這麼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4ckjuwEBak
最後由 思禹 於 2011-12-04 07:09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思禹
會員
 
文章: 57
註冊時間: 2011-07-23 05:02 AM

Re: 圓 山 秋 懷

文章楚狂 » 2011-12-04 04:35 PM

思禹 寫:圓 山 秋 懷
暮靄金甌霞綺炤,追陳士筆墨書儒。
罺巒翠岫煙冥巊,落劍川流澹蕩瑜。
紫闕瓊樓侯祿宴,一坏晉土塚階蕪。
今時醉酹長天嘯,九曲懷殤悼烈徂。

---------------------------------------------------------

注釋:
韻聲: 七虞(儒瑜蕪徂) 。
註: 此 一坏晉土 為專用詞 特指 太原完人塚 為係指1949年閻錫山舊部在國共內戰太原戰役中「自戕殉國」的烈士
在格律有違 孤平..但係專有名詞 ,紫闕瓊樓 <> 一坏晉土 .....破格而用。
金甌 :喻國土。
追陳士筆墨書儒: 喻 清中葉臺北大龍峒舉人 陳維英 晚年
築屋於今 圓山劍潭旁讀書,居號 太古巢。
故詩中 圓山亦稱罺巒。


實在看不懂這56個藍字在寫什麼!
但因為註解中有一個詞孤平,嘿,眼睛一亮!
作者自言「孤平」,才曉得作者自以為在寫「近體詩」,既然「湊」了56個字,那就姑且將它當作「七言八句韻文」吧!

作者喜歡用一些奇奇怪怪的字和將兩三個漢字拼湊成新創詞語,讀來不順暢,不禁讓人蹙眉擰心。

因為孤陋寡聞的我不認識第三句的首字「」,因此特別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去查了一下:
  部首:网
音「ㄔㄠ」,作「名詞」用,捕魚的小網。唐‧陸龜蒙〈漁具詩‧序〉:「網罟之流曰罛﹑曰罾﹑曰罺。」(原來以前翻全唐詩時還看過這個字!)
作「動詞」用,意為「用小網捕魚。」
與作者自我拼湊解釋:
思禹 寫:清中葉臺北大龍峒舉人 陳維英 晚年
築屋於今 圓山劍潭旁讀書,居號 太古巢。
故詩中 圓山亦稱罺巒

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

寫詩(近體詩),沒那麼困難,雖然有點門檻。
但無須搞得晦昧艱冷僻澀,不知所云。

既然喜歡搞得晦昧艱冷僻澀,就更無須用長篇大論去註解自己不通暢的句子。
不通的句子,不會因為你用百倍、千倍的白話文字數去自我解釋一番,就會變得曉暢明白。



思禹 寫:此 一坏晉土 為專用詞 特指 太原完人塚 為係指1949年閻錫山舊部在國共內戰太原戰役中「自戕殉國」的烈士
在格律有違 孤平..但係專有名詞 ,紫闕瓊樓 <> 一坏晉土 .....破格而用。


這句「一晉土塚階蕪」如果是近體詩的律句好了,讀書不要讀得「一知半解」,「坏」如果讀作「ㄆㄟˊ」,當作「土堆」解,而不是作「ㄏㄨㄞˋ」唸(意為「毀」),保證「絕對不犯孤平」。
網上、網路古典詩詞雅集裡那麼多資料,可以查一查、找一找,「孤平」的定義。


黯於「自見」,不納人言而敝帚自珍,鮮矣。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思禹 » 2011-12-04 07:05 PM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一坏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

此借用其意 ,轉為 一坏晉土 來詮釋 太原完人塚 ...敢問 詞兄可否?
因頸聯後句第一字 [一]為仄聲(應為平聲)失黏,造成後字犯孤平,但 一坏晉土 係專用詞 ,強列對仗前句..無可取代..因而破格而用,特別說明...
格律一定不能犯孤平嗎? 我在網路查到 古代詩賢 李白,王维,杜甫,李商隐 ,孟浩然, 許渾..等 ,五律/七律都有犯格...? http://www.52shici.cn/gongxiangc7e1b9d3 ... 8234e.html
其實,詩是淬鍊的文字 ,但 人生 悲歡喜樂..傾訴又何須拘泥,我不是說不遵守格律...且有詩詞學者也強調 大體應遵格律,除非為必要且不可取代時,諸如 專有名詞或專用表述時,是可接受的..! 我想! 我可接受您認為我寫的不好...但不應批評這不是七律詩...詩的天地裏 , 每個人把人生的看法寫出來..那就是 詩..沒有俗與不俗....
現在認為俗的...也許百年後竟是典雅... , 詞兄或許對 後學有所期盼...愛之深..責之切.... 思禹感謝!

太古巢 是在下 筆誤...感謝指正....寫太快了..來不及了被抓包 ^^ 祈安!
思禹
會員
 
文章: 57
註冊時間: 2011-07-23 05:02 A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36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