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楚狂 » 2011-11-28 09:04 AM
兩闋宋詞,可供卓參:
辛稼軒〈生查子〉獨遊雨巖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裏。
高聲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歐陽醉翁〈采桑子〉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
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天、雲、水、舟、人、影,還有一顆「心」──感興,彼此位置與「感受」、「發興」,都十分有趣。
另,
(1)詞為「詩餘」,故「詞中」五言句、七言句,尚帶「律句」遺韻。因此,王力在《詩詞格律》第二章第三節四論「孤平」時曰:
「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所以詩人們在寫律詩的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詞曲中用到同類句子的時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2)「闋」與「闕」兩字形近意異,常見詞版中有人誤用。
「闋」,入聲9屑,動詞用時作「止息」解;名詞用時作「空缺、曲調」或詞曲計算之「量詞」用。
「闕」,入聲6月,過失、短少之意,作「ㄑㄩㄝ」用時義同「缺」,但在習慣上略有不同。
「闕」另一音「ㄑㄩㄝˋ」,宮門外瞭望之樓臺;另一作「姓氏」用。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