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年四月,時悉尼秋雨漣漣,庭前茉莉花放,香飄滿鄰,因之觸景生情。
圍城草木侵寒瘦,落日樓臺照影斜。
雨後黃昏沒青鳥,天涯北望是中華。
涼風初動龍蛇澤,故地新開茉莉花。
前度秋聲成老友,殷勤為我說思家。
前度:己丑年曾有題詩言及秋聲,故有此語。此後每年入秋均有興寄之作。參閱舊作。
木甫 寫:以二對一,實為寬對。前人亦有此用法,以『龍蛇』為例,可見唐白居易『龍蛇隱大澤,麋鹿游豐草』;宋趙蕃『莒國龍蛇字,西台錦繡章』;明顧景生『湖海龍蛇地,荊蠻戰鬥餘』;
清吳文溥『陰潭影倒龍蛇壁,古殿棱戛琅璫風』,
錢九府『龍蛇隱現風雷斷,贔屭摧殘稷黍平』,
張祥河『未識殘碑苔蘚文,今看勁筆龍蛇走』。皆以二對一
當然純以對仗說,所作未算工整,只是此句意有所指,只能取巧了。
卞思 寫:木甫兄,你弄錯我的意思了,我不是不認同寬對,而是不認同失對。
二對一的對法,在我看來是失對而非寬對。
此詩首聯已作對仗,次聯不對,確實有這樣的體例,這倒是可接受的。我原意是覺得若次聯能對上會更好。(而且只差一點點就對上了呀!)
至於茉莉花改成月橘花,我亦不贊同。一來非兄本意,二來無助於二對一之失對,因為月橘花指的仍是一種花而非兩種花。
卞思 寫:木甫兄不用客氣,網上閒詠,本來就是各自聊聊看法而已。
還是多來貼詩啊~別被我的挑剔嚇跑了。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