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草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秋游草

文章水村 » 2010-10-28 11:27 AM

久不寫,貼來學習。
余十月二十一日離家至成都、上峨眉,復東行重慶,經萬州下三峽,至宜昌
上岸,被轉私家車至武漢,二十五日返里。途中景物頗有可觀者,閑中作詩數首以紀斯遊之勝云。
錦里
錦里當年夙所傾,此來猶似古風縈。街衢何處行珠履,樓觀疇時聽玉箏。
退食早營三窟計,歸林及看百花榮。漫遊不意今何世,粉黛弦歌夢裏生。
武侯祠
門額詩聯細細觀,壇前屏氣拜衣冠。河山限界知何易,肱股連環計亦難。
得勢英雄乘混亂,莫譏後主沒心肝。一生成敗安須究,來作長江萬里看。
工部草堂
忠君愛國本相同,寄寓誰人識老翁。詩聖有緣來蜀國,病羸無處達天聰。
長廊華藻生憐惜,才士深文喻隱衷。嚴武尚能思舊誼,錦官城外是蒿蓬。
過昇仙橋
華陽國志蜀志:司馬相如初出長安,題橋柱曰:“不乘赤馬駟車,不過汝下。”
小橋去去又來來,橋畔軒車響似雷。此去未能高宦達,重來忽見一花開。
漢家屬意求奔踶,困士乘時奪大魁。題柱敢云行所願,如何其下盡寒灰。
望江樓
望江樓下駕飛舠,妝罷雍容撫玉璈。女子呈文先悅色,群公屍位本能騷。
人生不過留名氣,貞淑終難起怪濤。才福一生能兩合,鞠躬留像諒麤豪。
九日登峨眉山
詩人足跡九州該,重九登臨可禦災。雲海茫茫初日出,佛光隱隱梵天開。
當時四美齊爭聚,到此危崖敢炫才。滌淨塵襟如頓悟,半規山月照人回。
竺僧寶掌盛稱此為震旦第一山。
下三峽(舊景)
夔門側過半消魂,河伯才知世所尊。兩岸連山遮霽月,一聲孤狖訴煩冤。
縴夫芒履巴苔石,棧道征人隕涕痕。灎澦堆前生死界,歸來誠敬誡兒孫。
黃鶴樓
吹笛仙人過此樓,肅霜千里楚天秋。登臨放眼風雲契,揮灑積懷江漢流。
興廢從來關世運,歌謠隨處掛錢遊。繞欄有興題詩句,崔顥何妨在上頭。
登漢上琴台
漢上適值深秋兮,余命駕乎琴台。
登彼崗而逍遙兮,其間淨無點埃。
知後人重此祠兮,不致其為堙埋。
觀彼林木陰翳兮,殘陽漏射於下。
聞琴聲之朗朗兮,余固聆而不詫。
此即伯牙之魂兮,子期又當為聽者。
魂非子期不彈兮,子期豈易琴而聽?
夫峨峨與洋洋兮,因二老而能定。
昔抱琴遊天下兮,伯牙諒請而一彈。
盛饌以示禮隆兮,自搖頭晃腦而餐。
不識琴為何物兮,又安能究乎宮商。
伯牙整衣而去兮,似彈而實未彈。
夫子期之神秀兮,側身草莽之間。
怨天公之倒措兮,吾何知其為不然。
昔俗工之弄弦兮,子期必然不在。
嘈音之刺鼓膜兮,能不掩耳迅邁。
世知伯牙而無子期兮,伯牙知子期而無世人。
惟此能彈惟彼能聽兮,方謂之知音。
龜山與漢水兮,吾不知其後如何變遷。
而二老之靈魂兮,將終古於斯焉。
時秋風之瑟瑟兮,余聞二老之啜泣。
似音聲之共鳴兮,且相敬而相惜。
太息至道之難求兮,直與生命而皆逝。
聽二老之哭聲兮,我亦茫然而哭。
固不知自今而後兮,誰人為我哭而哭。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風雲 » 2010-11-10 04:52 PM

久不見水村詞長蒞臨雅集貼作,問好。
大作量多,先頂上,慢慢拜讀。

漫遊不意今何世,粉黛弦歌夢裏生。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水村 » 2010-11-10 09:50 PM

謝謝風雲先生。我才想恐怕諸君忘記我了,既如此再發一首。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李德儒 » 2010-11-10 11:57 PM

水村兄作品,小弟極為欣賞。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水村 » 2010-11-17 06:41 PM

謝謝德儒詞長!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風雲 » 2010-11-28 07:46 PM

「一生成敗安須究,來作長江萬里看。」不以成敗論英雄也。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