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問題/勾股定理/圓周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數學問題/勾股定理/圓周

文章李凡 » 2009-12-25 09:20 AM

勾股定理
原來定律本天然,勾股入詩加字弦.
總統其初尚未曉,漢家當日有先賢.
是真道理無中外,欲問原因自法緣.
三線成圖今古是,焉能一式畫方圓.

1876年西方發現此定理之伽菲爾德後來就任美國第二十任總統,
但更早希臘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80年)對此定理已所研究,
中國,約公元前1120《周髀算經 已有「勾廣三 ,股修四,經隅五」的記述.


圓周
量度圓周三六零,回環往復見心靈.
阿基米德曾經計,祖氏沖之率永銘.
規畫相同無異議,盤旋界限有其形.
此中方寸應知悟,萬物風華隱約聽.

各位:聖誕快樂
最後由 李凡 於 2009-12-25 09:01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一方 » 2009-12-25 12:56 PM

勾股定理
勾股相鄰直角邊,平方妙嵌在斜弦。
矩成三四因而五,序衍萬千非偶然。
畢氏奇才名外籍,商高特例得先鞭。
從嚴論證羞人後,有理難張無理天。
最後由 一方 於 2009-12-26 06:1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一方 » 2009-12-25 05:02 PM

圓周
圓周兩義線和形,對稱無端具性靈。
圈外圈中定規限,環虛環實又如零。
比論曲直知玄理,變換正方難算經。
一抹當心逆還順,輪流轉轉幾曾停。

注:古希臘三大幾何難題之一為圓化方,即用直尺及圓規做一正方形使其面積等於一給定圓的面積。

今日放自己假,勉強和多一首,請指教。

又祝各位聖誕如意。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李凡 » 2009-12-25 09:07 PM

謝一方兄指正,我一直以為股是仄聲.今改.井另同二首:

數理於今渺渺然,線連勾股共三弦.
無從術學聽真識,漸許成規題古賢.
意有千千皆物外,情猶脈脈駐心緣.
人生未必方而直,明月嬋娟亦缺圓.

勾股線牽三必然,人情萬事千根弦.
四維憑理循知識,二點成圖考聖賢.
五角六張多不是,平方七巧有因緣.
十盈九九終歸一,八字人生百歲圓.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一方 » 2009-12-26 05:18 AM

呵呵,股字是仄聲。

我也出律,"周髀"的髀字屬四紙和八薺。多謝南郭友詞長指正,在上帖中,改為三四五直角三角形的首位代言人 "商高" 。

也多謝李凡兄代為轉貼。請也代改正。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維仁 » 2009-12-26 11:15 AM

兩位高人好難的詩呀!小弟我一看數學就頭疼。

一抹當心逆還順,輪流轉轉幾曾停。

人生未必方而直,明月嬋娟亦缺圓.

數學確屬艱難,倒是拜讀出兩兄結聯各寓意義。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李凡 » 2009-12-26 11:28 AM

維仁兄有禮.
我的數學是小兒科,上不的大堂,只是說題外事.一方兄是數學專家,大開眼界.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李凡 » 2009-12-26 11:44 AM

一方 寫:呵呵,股字是仄聲。

我也出律,"周髀"的髀字屬四紙和八薺。多謝南郭友詞長指正,在上帖中,改為三四五直角三角形的首位代言人 "商高" 。

也多謝李凡兄代為轉貼。請也代改正。

-------------
這商高恐非常人理解得.何不用〔算經周髀〕,對仗能說的.此雖亦肯人難解,但知有典.而商高人難測其典.

另:我之〔三線成圖今古是,焉能一式畫方圓.〕是對現在政論的一種隱約.是了,詩中隱約應讀隱-約,不是模糊的意思.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一方 » 2009-12-26 12:53 PM

謝李凡賜字,修正如下:
勾股相鄰直角邊,平方妙嵌在斜弦。
矩成三四因而五,序衍萬千非偶然。
畢氏奇才名外籍,算經周髀得先鞭。
從嚴論證羞人後,有理難張無理天。

多謝維仁兄鼓勵 :lol: 。我只是跟著李凡兄寫而已。小弟的數學實在是初階,專家二字遙不可及。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抱衾 » 2009-12-26 11:40 PM

李凡 寫:這商高恐非常人理解得.何不用〔算經周髀〕,對仗能說的.此雖亦肯人難解,但知有典.而商高人難測其典.

會嗎?商高很多人知道啊。

至少臺灣的國中數學課都會提到。
抱衾
會員
 
文章: 1105
註冊時間: 2006-12-21 09:23 PM
來自: 臺灣臺中

文章一方 » 2009-12-27 05:56 AM

抱衾 寫:
李凡 寫:這商高恐非常人理解得.何不用〔算經周髀〕,對仗能說的.此雖亦肯人難解,但知有典.而商高人難測其典.

會嗎?商高很多人知道啊。

至少臺灣的國中數學課都會提到。

香港的中學教勾股定理時,也會提及這定理的中外數學歷史,包括介紹商高。但不會太強調,學生聽過後或會不記得。

事實上,古典詩詞中的典故和古人名稱,會超過一般讀者的常識。如問一個中學生陶淵明是何人,他們會知道,但問陶元亮時,十之七八會不識。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3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