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無期
慣從虛幻見精神,生活甚于呵債人。
扭偈中年無一鳥,憨居前世半孤臣。
穿煲雅士逃禅子,乞食風流養懶身。
我若求期菊花酒,東籬今夕與誰鄰。
淳風 寫:菊無期
慣從虛幻見精神,生活甚于呵債人。
扭偈中年無一鳥,憨居前世半孤臣。
穿煲雅士逃禅子,乞食風流養懶身。
我若求期菊花酒,東籬今夕與誰鄰。
陳靄文 寫:南郭友 寫:藤「喼」似應作 藤「篋」。
粵語之「篋」,讀 gip,入聲。
以入代平,可以唔改。
多謝南郭詞長賜字,很多粵語字我只識讀但找不到,這次拋磚引玉了。
寫時不用說明?南郭友 寫:靄文詞長客氣,南郭友不學無術,亂噏廿四,不必認真。並不鼓吹「以入代平」,只是說有例可援而已。
不記得在那裡看過的資料─
杜甫《送遠》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
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
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
「草木歲月晚」 為五連仄,應是出律。
可是「晚節漸於詩律細」的詩聖,卻認同當時「以入代平」的習慣:
把「草木歲月晚」─「仄仄仄入仄」視為「仄仄仄平仄」,只是拗句;
以「關河霜雪清」─ 「平平平仄平」作拗救。
有人認為上說是宋詞「以入代平」之濫觴。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