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二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詠古二首

文章木甫 » 2009-03-11 08:12 AM

讀《長恨歌傳》有感得兩首詠唐明皇楊貴妃事

霓裳夢醒失承平,搖落山河換紫星
遽爾胡塵侵鳳闕,居然身世似流萍
斷腸春色埋幽草,落葉秋風滿舊庭
連理枝頭空有恨,當年私語向誰聽

驚天鼙鼓下漁陽,從此春風絕建章
輦下堂前難惜別,南宮西內更淒涼
寧無絕色傾城國,未許深情作帝王
莫念人間雙比翼,當年誓約已茫茫
最後由 木甫 於 2009-03-11 10:55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http://blog.sina.com.cn/mupuboke
城中歲月,海上心情。
木甫
會員
 
文章: 160
註冊時間: 2008-12-14 07:02 PM
來自: 粵人

文章五葉 » 2009-03-11 08:24 AM

「霓裳夢醒失承平,搖落河山換紫星。遽爾胡塵侵鳳闕,居然身世似流萍」、「驚天鼙鼓下漁陽,從此春風絕建章」,皆好句;「寧無絕色傾城國,未許深情作帝王」一聯語近而慨深。唯「鳳闕」、「流萍」似略不工。
五葉
版面管理員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2006-12-27 08:29 PM

文章木甫 » 2009-03-11 07:30 PM

謝五葉詞長雅鑒。鳳闕流萍一對確有欠工穩,惟句意一氣寫下,實難覓他詞代替,只好存此微瑕了。
http://blog.sina.com.cn/mupuboke
城中歲月,海上心情。
木甫
會員
 
文章: 160
註冊時間: 2008-12-14 07:02 PM
來自: 粵人

Re: 詠古二首

文章練習生 » 2009-03-11 10:09 PM

木甫 寫:讀《長恨歌傳》有感得兩首詠唐明皇楊貴妃事
霓裳夢醒失承平,搖落山河換紫星
遽爾胡塵侵鳳闕,居然身世似流萍
斷腸春色埋幽草,落葉秋風滿舊庭
連理枝頭空有恨,當年私語向誰聽

驚天鼙鼓下漁陽,從此春風絕建章
輦下堂前難惜別,南宮西內更淒涼
寧無絕色傾城國,未許深情作帝王
莫念人間雙比翼,當年誓約已茫茫

木甫詞長好,大作第二首357句尾字別國翼全屬入聲,晚讀感覺少鏗鏘,記得王力曾在漢語詩律學中講到上尾;因此建議末三聲隔用重出.您且讀前首再念此作比較看看冒昧發言請海涵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詠古二首

文章木甫 » 2009-03-12 07:42 PM

練習生 寫:木甫詞長好,大作第二首357句尾字別國翼全屬入聲,晚讀感覺少鏗鏘,記得王力曾在漢語詩律學中講到上尾;因此建議末三聲隔用重出.您且讀前首再念此作比較看看冒昧發言請海涵


謝練習生詞長指教,寫時確實未曾考慮到這個問題,經詞長提醒,再細翻了一下詩書,發覺即使七律大家如杜甫、李商隱也有不避357句字尾全入聲的,例見如下:

杜甫
【秋盡】秋盡東行且未回,茅齋寄在少城隈。籬邊老卻陶潛,江上徒逢袁紹杯。雪嶺獨看西日,劍門猶阻北人來。不辭萬里長為,懷抱何時得好開。

【鄭駙馬宅宴洞中】 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清琅玕。春酒杯濃琥珀,冰漿碗碧瑪瑙寒。誤疑茅堂過江,已入風磴霾雲端。自是秦樓壓鄭,時聞雜佩聲珊珊。

李商隱
【送崔玨往西川】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為東下更西遊。一條雪浪吼巫,千里火雲燒益州。蔔肆至今多寂,酒壚從古擅風流。浣花箋紙桃花,好好題詩詠玉鉤。

【曲江】 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金輿不返傾城,玉殿猶分下苑波。死憶華亭聞唳,老憂王室泣銅駝。天荒地變心雖,若比陽春意未多。

【贈田叟】荷筱衰翁似有情,相逢攜手繞村行。燒畬曉映遠山,伐樹暝傳深谷聲。鷗鳥忘機翻浹,交親得路昧平生。撫躬道地誠感,在野無賢心自驚。

【和人題真娘墓(真娘吳中樂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虎丘山下劍池邊,長遣遊人歎逝川。罥樹斷絲悲舞,出雲清梵想歌筵。柳眉空吐效顰,榆莢還飛買笑錢。一自香魂招不,只應江上獨嬋娟。

還查閱了其他一些唐宋大家之作品如劉禹錫【和樂天齋戒月滿夜對道場偶懷詠】,杜牧【西江懷古】【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陸龜蒙【別墅懷歸】【潤州送人往長洲】,蘇軾【重寄】【賀陳述古弟章生子】【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三首】,陸游【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閲】【寒食】【蝦蟆碚】等,恕不一一列舉。縱觀前人七律亦多有357句全作入聲尾者,詩題亦涵蓋詠史懷古感傷之作,故應不以為病。

王力先生【漢語詩律學】一書未曾閱讀,故亦不敢妄評,因手頭上無此書,待日后購得,定細加學習。拙作能得詞長垂注,余感激不盡,在此再謝詞長建言,望詞長及各位方家能繼續為小弟提供意見。
http://blog.sina.com.cn/mupuboke
城中歲月,海上心情。
木甫
會員
 
文章: 160
註冊時間: 2008-12-14 07:02 PM
來自: 粵人

文章思齊 » 2009-03-14 09:50 AM

竊以為平頭上尾之說實乃唐律前古詩的音韻實踐,較之律體稍覺牽強,練習生詞長所言不入韻句字三聲隔用重出是一種完美理論上的審美。
工對易拙,寬對意活,鳳闕、流萍之對竊覺沒問題。
【漢語詩律學】一書余拜讀有年矣,舉例詳盡,理論粗疏,似不宜奉為詩學圭臬。
拙見與諸詞長探討。
思齊
會員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09-02-17 11:35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