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有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祭孔有感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10-15 12:21 AM

二千年後有今奇 文武官員壞聖儀
入殿槍還藏服下 無知何不問東夷



註:至唐朝建孔廟後 一切均有定制 任何官員不能帶兵器入孔廟 民初軍閥混戰無人傷孔府一草一木 日軍侵華主帥 岡村寧次 入孔廟時在外先將佩帶槍刀 交隨從始徒手入內 且與孔家人交談 而如今台灣已不知此禮 今年有大官侍衛帶槍隨入 前年更甚 大官到前 先派刑警入內搜索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Re: 祭孔有感

文章犁頭店人 » 2008-10-15 02:39 PM

夜風樓主 寫:二千年後有今奇 文武官員壞聖儀
入殿槍還藏服下 無知何不問東夷



註:至唐朝建孔廟後 一切均有定制 任何官員不能帶兵器入孔廟 民初軍閥混戰無人傷孔府一草一木 日軍侵華主帥 岡村寧次 入孔廟時在外先將佩帶槍刀 交隨從始徒手入內 且與孔家人交談 而如今台灣已不知此禮 今年有大官侍衛帶槍隨入 前年更甚 大官到前 先派刑警入內搜索

還有開中門而進,且賜匾者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文章知遏 » 2008-10-16 12:06 AM

中門是可以讓國家元首進出的,不必拘泥於皇帝才能走中門。所以走不走中門是國家元首的選擇,並不是走了就變皇帝。
至於賜匾,臺灣各地許多的廟宇都有歷屆總統的賜匾。孔廟內即有歷屆總統的賜匾。
至於刑警入內搜索,只能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治安難做...
我比較介意是前幾年台北孔廟原擬定將一些台灣在儒學有功的先賢納入兩廡奉祀,連牌位都做好了,但後來決議時遭到否決。竊以為至為可惜。
知遏
會員
 
文章: 166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10-16 01:23 AM

知遏 寫:中門是可以讓國家元首進出的,不必拘泥於皇帝才能走中門。所以走不走中門是國家元首的選擇,並不是走了就變皇帝。
至於賜匾,臺灣各地許多的廟宇都有歷屆總統的賜匾。孔廟內即有歷屆總統的賜匾。
至於刑警入內搜索,只能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治安難做...
我比較介意是前幾年台北孔廟原擬定將一些台灣在儒學有功的先賢納入兩廡奉祀,連牌位都做好了,但後來決議時遭到否決。竊以為至為可惜。

一般廟宇柱子上可以題對聯,孔廟為何不可?因無人學問比孔子高,所謂夫子廟前賣文章,是說一些不知自幾有多少份量的罵人話。賜匾一般廟宇可以,孔廟就不宜,孔子稱素王,比王高的才可賜匾。現在發現孔廟是古蹟,不能破壞,不能訂釘子,考慮用繩綁在梁上。可謂開千古未有之奇,中國五千年出了多少皇帝?
對關公、媽祖、歷代封號不同。可沒那個皇帝敢賜孔廟匾。
至於台灣文學先賢未能入嗣,只因古例,入嗣孔廟大成殿或東西廡都要皇帝才可冊封,是中央的權利。地方官只能入嗣鄉賢祠與名宦祠,屬台北市的孔廟不能侵犯中央權利。
但台北孔廟原建築毀於火災,大正年間民間捐款時,刻意不建鄉賢祠與名宦祠,是怕日本人入嗣,前人苦心要知道。解決方法最好是將台北市孔廟升級到中央直屬總統府,總統就有權決定入嗣何人 。不過孔廟起於唐朝,建廟時入嗣孔子與4配72賢,以後到清朝亡國也才入嗣五十於人,民初北洋政府入賜三人,迄今。
台北市上次要一次入嗣五、六個,且有些不是台北市人才起風波,一切依定制來當無問題。
詞長可能不知,在蔣經國死前,中央政府有個機關叫「大成先師奉嗣官府」-設在台中,主官叫《大成先詩奉嗣官》是特任世襲當時是孔德成,官府下設四個世襲簡任官,就是四配奉嗣官。是政府惟一世襲的官吏,李登輝總統認為違反民主常態,又要養數十人,浪費公帑,只為每年一次祭孔。這機關裁撤後,中央就不再祭孔。改由各地方首長自己辦,沒孔廟的不辦。桃園縣的孔廟就是那時建的。其實早在民國六十年左右,就因經費不足,將應用的太牢、少牢【牛、羊】改向肉販租用,典禮後肉商取回,在民國七十年左右,改搭一個竹架成牛羊型,上鋪上一層糕餅叫智慧糕,禮成後分送來賓,後來傳說吃了智慧糕聯考會得高分,就有家長搶奪,造成事故而停辦。上供的食品有些台灣不產,就用代替品或廢除。較之古禮是差太多,我個人不是對那個政治人物不滿,我只報著希望台灣能存一些儒家古禮,別讓韓國人去聯合國申請祭孔是高麗的文化遺產《端午節已被它申請到了》,我只有此心。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芬陀利 » 2008-10-16 07:07 AM

看了諸位的討論
我有幾個問題

一、
甚麼是民主?甚麼是封建?
總統比較大還是握有選票的人民比較大?
所謂王者,猶存於君主立憲國家,於吾國定位又如何?

二、
多元化的社會還可能獨尊儒術嗎?

三、
文化遺產和封建傳統有何分別?分際如何?
賜匾的行為是否很封建?很荒謬?
祭孔該定位為文化遺產的表演形式,還是封建傳統的禮數?

p.s.“封建”一詞乃權宜用來指中國傳統帝制。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亂説兩句

文章鴻賓 » 2008-10-18 05:18 PM

一、民主是對專制而言,封建也可有民主,比如古羅馬議會制;總統被人民選出當然比人民小;君主立憲在康有爲、袁世凱時代已經有答案。
二、既然是多元化,就是百家爭鳴,怎能獨尊儒術?
三、有區別,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封建傳統只是一小部份人的。賜匾只是象徵性的表達,與封建本質無關,如果想表現封建内容,的確荒謬。祭孔目前只能是表演形式,當然離不開封建禮教套路。
祭孔和西方信教一樣,不該影響民主發展。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2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