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海角七號

文章壯齋 » 2008-10-05 07:45 PM

萬般心緒滯歸舟,怎奈洪波迫遠浮。亂世情牽逾甲子,悵惆身後付傳郵。

愛鄉愛土愛澄濤,怎耐侵陵滿腹騷。莫誚野人粗鄙甚,無情最是假清高。


電影「海角七號」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cape7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維仁 » 2008-10-05 10:35 PM

莫誚野人粗鄙甚,無情最是假清高。

痛快!我喜歡!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芬陀利 » 2008-10-05 11:26 PM

維仁 寫:莫誚野人粗鄙甚,無情最是假清高。

痛快!我喜歡!

心有戚戚焉!
哈~~ㄕㄨㄤ第三聲! :lol: :lol: :lol: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10-06 12:38 AM

我很少看電影 因為看一堆胡說八道 不如回家寫詩 這部片子如此轟動 惦惦囊中銀子 還是不要買票 看看網路算了 這網路也分年青人 老人 對電影 網路上年青人一片叫好 老人家 猶其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人家看來 卻不是那回事

日本制度 中學老師是奏任官〈相當早期國府薦任官〉日本人來台灣還可加六成殖民地加給〈台灣人出稅〉所以當時不會有窮中學老師這回是 當時女子教育不發達 灘音社一位老社員是 日制淡水女子高校畢業 她說 要考女高 台北只二校 淡水一校
她考前要先查家中有5000日金 當時此價可在大稻呈買一間三樓透天厝 所以富家女是當然 但戰爭末期好手好腳的都去當兵了〈總聽過沙鳶之鐘罷〉 留下教書的 是女老師 老者 殘障老師 應該不是女學生發生戀情的對像 所以這故事不可能發生 戰爭結束 也不是那樣平和 當時台灣人私下叫日本人四腳〈狗〉叫改日本姓名吃白糖白米的台灣人三腳 在戰時體制下 
四腳三腳 仗勢欺人 難免 日本投降後 台灣人私下結合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當時報上登了不少 絕不是電影說的那麼平和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Re: 回應

文章芬陀利 » 2008-10-06 01:41 AM

夜風樓主 寫:我很少看電影 因為看一堆胡說八道 不如回家寫詩 這部片子如此轟動 惦惦囊中銀子 還是不要買票 看看網路算了 這網路也分年青人 老人 對電影 網路上年青人一片叫好 老人家 猶其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人家看來 卻不是那回事

日本制度 中學老師是奏任官〈相當早期國府薦任官〉日本人來台灣還可加六成殖民地加給〈台灣人出稅〉所以當時不會有窮中學老師這回是 當時女子教育不發達 灘音社一位老社員是 日制淡水女子高校畢業 她說 要考女高 台北只二校 淡水一校
她考前要先查家中有5000日金 當時此價可在大稻呈買一間三樓透天厝 所以富家女是當然 但戰爭末期好手好腳的都去當兵了〈總聽過沙鳶之鐘罷〉 留下教書的 是女老師 老者 殘障老師 應該不是女學生發生戀情的對像 所以這故事不可能發生 戰爭結束 也不是那樣平和 當時台灣人私下叫日本人四腳〈狗〉叫改日本姓名吃白糖白米的台灣人三腳 在戰時體制下 
四腳三腳 仗勢欺人 難免 日本投降後 台灣人私下結合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當時報上登了不少 絕不是電影說的那麼平和

老一輩受過日治台灣人的日本情結是非常複雜的,也是非常單純的
複雜的是因戰後與大中國情結的糾纏
單純的是台灣人保有儒家優良文化傳統、因日治而遠離醬缸浸漬的醇厚善良
做為被滿清割讓做日本殖民地的台灣百姓是有其辛酸悲涼
卻罕有大陸百姓那種對日本深沉的國恨家仇
聽長輩說,戰後雖偶有惡“狗”被追打之事,卻也有不少真摯的離情往憾

至於看這部電影嘛
我只當做是娛樂,沒想那麼多
220元買個鄉土、質趣、好笑、輕鬆又有些感動與歸屬感的時段以忘憂
嗯~~值回票價啦~~我覺得! :lol: :lol: :lol: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壯齋 » 2008-10-06 04:43 PM

不知樓主的「中學」之說從何而來?翻遍電影相關介紹都未曾看到「中學」的字樣,但後續立論皆以此為根據,我想若非劇組所提供的論述來反疑劇組,對他們恐怕未盡公平。

電影本非歷史,就算是歷史也無法解釋所有變因。更何況這部片的主軸在「今生」,「前世」只是故事的參照。或許男老師參加民團、守備隊,或許女學生戰前早已畢業,有太多的變因充斥在歷史的大敘事之外。這些都是故事的想像空間。一個沒有說死的故事,才能激發人們的興趣。這也是故事迥異於歷史文獻之處。

戰爭結束,或許不是那樣平和,例如在詹作舟的〈光復後感賦〉一詩中就說「劫後逐群狗,光復進一豕。」葉榮鐘在生前未公開發表的詩作中也寫到:「犬去豚來記昔年。」但,這些都過去了。負面情緒的蔓延,並無益於社會的發展。我想這部片一直強調的,風雨過後的彩虹,即在表達一種和解的意念。

補一首於下:

雨打鯤號巨浪排,喧騰反覆似無涯。風平海角霓虹現,七彩雖殊一道諧。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芬陀利 » 2008-10-06 10:28 PM

再來閒嗑個牙 :p

我家二妞曾當眾自我調侃說:
『我媽屬豬,我爸屬狗,所以我豬狗不如!』
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lol: :lol: :lol:
她也無忤的自得其樂呢!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10-06 11:57 PM

敬覆壯齋詞長
敝人前貼文中已說明 未看電影 由網路得知訊息 非杜撰
網路如下
http://blog.udn.com/h1234567am/2234501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10-07 12:11 AM

芬陀利詞長吟安
我曾在一家中日合作的工廠作了三年 日籍副總經理還要送我去日本受訓 報到日本總公司卻以我學商非本科而打回票 在共事中他們常顯出優越感 壓跟看不起台灣人 當然我門自己不爭氣
常溜班 打瞌睡 在我門認為不當一回事 他們就不得了 當時我當採購 最受不了 只要同一產品有日貨 就一定不能買台灣貨 目地是相互拉抬 雖說抗戰我失去了兩個舅舅 使我母親家斷了香煙 幼時一度有要我從母姓的打算 但我生在戰後 道不是這原因我對日本缺乏好感 應是我與他們共事三年
所產生的一些印像 使我不太喜歡日本人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Re: 回應

文章芬陀利 » 2008-10-07 05:22 AM

夜風樓主 寫:芬陀利詞長吟安
我曾在一家中日合作的工廠作了三年 日籍副總經理還要送我去日本受訓 報到日本總公司卻以我學商非本科而打回票 在共事中他們常顯出優越感 壓跟看不起台灣人 當然我門自己不爭氣
常溜班 打瞌睡 在我門認為不當一回事 他們就不得了 當時我當採購 最受不了 只要同一產品有日貨 就一定不能買台灣貨 目地是相互拉抬 雖說抗戰我失去了兩個舅舅 使我母親家斷了香煙 幼時一度有要我從母姓的打算 但我生在戰後 道不是這原因我對日本缺乏好感 應是我與他們共事三年
所產生的一些印像 使我不太喜歡日本人

問好樓主
『見高就拜,見低就踩』確是那個東方島族的文化主根之一
弱者遭欺是活該
所以把侵略屠毒別國美化成進出、迫其再生共榮
濟弱扶傾對他們來說是鄉愿而不道德的
這與傳承王道文化同情弱者的台灣人心靈底蘊有著天淵之別
而且
種在少數“三腳仔”心中的那種勢利眼遺毒
到如今還以兩種不同的浸漬變形
嚴重的侵害著台灣社會呢! :cry:
最後由 芬陀利 於 2008-10-07 09:08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回應

文章壯齋 » 2008-10-07 07:10 AM

夜風樓主 寫:敬覆壯齋詞長
敝人前貼文中已說明 未看電影 由網路得知訊息 非杜撰
網路如下
http://blog.udn.com/h1234567am/2234501


樓主吟安
該版版主亦言未觀看該部電影。

由是,詞長前述結論「絕不是電影說的那麼平和」,恐怕有所疑義。電影沒有說那麼平和,也沒有說不平和。因為日僑遣返的畫面都是藉由今人讀信時的想像呈現,自然只呈現男子對女子的思念。該片的重點在現在、當下,這才是電影的主軸,也是它吸引大眾的地方。不可能要一部電影包含全部,就像文學創作得抓住主軸一樣。該片的主軸在愛情與負面情緒的消解上,就像勞馬在喜宴後訴說他找尋他的魯凱公主的焦慮時,大大在他額頭上輕輕一吻,就讓他鬱積的情緒崩解而痛哭一場,這就是一種負面情緒的消解。導演巧妙的將片中角色,都設定在「瓶頸」。每個人都有他的瓶頸,事業的、愛情的、親情的、年齡的、鄉里的、族群的,而這些瓶頸在片中一一被化解,這才是感動大眾的地方。

我想延續這種模式來討論該片,似乎不是那麼恰當。我所寫的是觀看電影後的心得,詞長所說的是未觀看電影的心得。但我必須強調的是,這部片並非「歷史大戲」,只是聽聞他人說裡面有日僑遣返的畫面,就直覺跳進歷史考據之中,似乎已經脫離了故事的本質。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2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