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題昭君怨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古題昭君怨

文章林柏堅 » 2008-09-14 05:07 PM

臨河青青草,照水凍未消。春雲低野望,酸風令人老。
故園當此際,陳扉掛新桃。女兒長不返,誰為折梅梢?
少居瀟湘里,脩竹碧相倚,本本斑斑印,云是雙妃遺。
感君深意故,死別不忍棄。千聲喚不應,徬徨泣翠林。
輕舟何以覓?相攜入湖心。十五初長成,遠近有傳名。
一朝來天使,從此作宮人。宮中何侖奐,廣深十萬門。
他日朝天子,願薦可憐身。天子暫難見,先見畫官面。
言欲近日邊,請君多費錢。寫真豈容易?下官大無力。
凡事皆有價,乃得長安居。金簪鳳凰羽,妝奩競取予。
妾雖薄有金,掉頭心不許。離家先學諂,羞報家大人。
障風柔弱質,尚能守家聲。宮門知幾重,銀井雙梧桐。
去年今年燕,能記參差同。故人鑷白絲,新人夜夜織。
羊車遲不至,春風最守時。忽聞天上詔,顏色幸未凋。
脂粉膩且重,聊插玉步搖。貂鐺頻斥促,雲紗趁輕腰。
含情唇香點,旋赴天子朝。不往內殿去,竟向外殿發。
戈戟森森列,云是匈奴降。文武分班立,階下盛胡裝。
賜坐任喧鬧,天子色惶惶。會傳美女上,耳震方寸涼。
垂首移步緩,裙帶低昂轉。胡兒撫手樂,比近若寒蟬。
三傳抬頭令,始望一人顏。胡王霍然起,朗聲賴重譯。
報與聖天子,上朝真有禮。今將秉大汗,世世定邦誼。
群臣咸祝賀,中行涕淚音。低頭暗尋望,紫綬大將軍。
匈奴前腳去,畫官應詔急。天子赫斯怒,明旦棄市集。
夜宴上林苑,蘭膏金爐煙。天子酒意重,舞伎盡越燕。
執手似含淚,對我大嘆息。早知卿如此,萬無和番理。
明項乳肌雪,赴邊太可惜。援身更欲近,卻之起肅衣。
胡使既已識,不敢復承君。大漢天威在,請待靖邊庭。
屆時蒙不棄,自當奉帚箕。入宮攜盈篋,出宮滿路車。
番王時顧引,君臣隨後行。灞橋景無異,唯有柳依依。
長安與日近,未若湘水濱。揭簾喚從女,為奏故鄉曲。
馬上翻弦聲,聲聲扣楚音。玉門終在望,四漠空寂寂。
人至春不至,駕停砂不停。悲哉大風起,雲飛胡笳鳴。
至今處異地,斷無飛將軍。昨夢凝故里,徘徊繞竹林。
後人如相憶,新痕認昭君。


軍中無聊之作
故意多而新意少
字多耗時,不忍棄也
豈知天聲未曾有
對此寂寞一千年
林柏堅
會員
 
文章: 22
註冊時間: 2003-11-22 01:39 AM
來自: 屈指齋

文章洵生 » 2008-09-14 08:10 PM

一氣呵成。 :-)

個人感覺詩中有不少豬頭(對古人失敬了),益襯昭君可憐之潔。
洵生
會員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8-09-05 04:17 AM

文章維仁 » 2008-09-14 10:38 PM

林詞長創作五古長篇的大規模大氣度,令人佩服!

可惜林詞長這篇大作在押韻方面,恐怕有些值得商榷之處。
古體詩固然可以「通押」,比起近體律詩絕句,在押韻方面較為寬鬆,但是也不能完全以口語押韻,更不能平仄通押。
韻部通押是以韻母相近為原則,至於哪些韻部相通,各家說法雖有稍異,但也只是大同小異。
王力《漢語詩律學》一書討論極為詳盡,值得研讀。林正三先生在《台灣古典詩學》歸納王力的論點,整理成「古詩韻部表」,較之王力原書更為簡便,可供參考。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