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英雄已折腰。探春忘卻幾多橋。
人從昨夜添惆悵。詩到明朝記寂寥。
百歲方知長短夢。一舟難逐去來潮。
不題山水留名姓。只學琵琶唱舊謠。
小發 寫:語多感歎,陳詞長是否遇上不順心之事?
覺頷聯弱了些,似難彰其意。
陳靄文 寫:衷心感謝小發詞長評點、垂問。說來話長,昨日到中樂團教小朋友二胡班時,忽然想起一位已故卅年的友人。當年我們意氣風發,共創青年樂團,培養年輕人,特別是向美國出生的華生,即所謂ABC推廣民族音樂,兩人理想一樣,出錢出力,什麼都不怕,要大膽突破當年一些守舊的傳統劇社框框,後來因我們不合而失敗。轉眼多年,我仍舊有機會為理想做點工作,而他車禍時才三十多歲,惆悵之餘,深覺做人要儘量珍惜眼前的機會,否則永遠遺憾,明日的詩,為什麼總是記述今天的遺憾呢?再謝。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