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新春試筆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李凡 » 2006-02-11 12:02 PM

謝先生指正,不知為何,在下經常把僧打成禪,上次回貼也是這樣,好在自己發現,這次就出丑了.可見自己對禪僧無知.此版找個對禪僧有研究者,恐非苦竹兄莫屬了.

先生誤會了.在下只是說把二十四番花信即轉入一年可斟酌.
有個引言,大概在我添加的幾秒鐘先生未能看到.抱歉.
〔如添加後先生己發出信息,在下之貼會有’修改’字樣,故如是想...現在的’修改’字句是修改〔僧〕字留下的.〕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丙戌新春試筆

文章凍豆夫 » 2006-02-11 12:51 PM

芬陀利 寫:
吳欽友 寫:──一快又錯了──說說捷才難倚。

七紙俄成底事催
北征桓武發行臺
休誇倚馬驅飛羽
且樂及時聆摽梅
快字當頭餘悔遁
沈吟具足有情來
相逢或恐無他事
索盡枯腸鑿句開



吳詞長故意用四庫承閱故事(哦~這字是否也key錯了?:mrgreen:) 人吧?:lol:
呵呵~~我也就順意樂一下囉~~ :p

‧次句有擅改桓溫(宣武)稱號之嫌(與練字同是故意出錯的吧!)

‧小頑童娛頑,看不出來第四句是關心誰的婚事,可否解釋一下?

‧“悔遁”是這樣用的嗎?


芬陀利詞長,可見還是要加注,不然您怎麼可能懂呢?吳詞長用「摽有梅」您就該知道,通首詩是在開玩笑,「倚馬可待」的「倚馬」成雙關語,變成「靠著女友」,馬者,馬子也。所以「摽有梅」不是在說結婚,是在改用詩序所謂的「男女及時」,而不是「男女吉時」。在詩經裡也許是指結婚,但是在吳詞長嘛,哈,整首詩的玩笑也應該是在表達快、急、忙著打仗不如快、急、忙著男女歡好吧?也許不是怕芬陀利詞長討厭在詩中夾注才不注的,也許是又怕被封題才躲著笑。哈!最近吳詞長的爆笑詩一首比一首有趣!作揖一個。

另,「桓宣武」既然不能→「桓武」,那麼「諸葛亮」能不能→「葛亮」呢?只請教芬陀利詞長。謝謝。
凍豆夫
會員
 
文章: 45
註冊時間: 2005-12-15 12:34 PM

文章竹塘立影 » 2006-02-11 02:12 PM

李凡 寫:竹塘立影:至於楝花,在不也不識,但應不是台灣一般的楝樹或苦楝的花.


不是嗎?我一直以為是小時候在鄉下抓天牛爬的那種苦楝仔樹 :-o :-o
竹塘立影
會員
 
文章: 1714
註冊時間: 2002-11-04 08:34 PM
來自: 濁水溪流域

文章吳欽友 » 2006-02-11 07:01 PM

竹塘立影 寫:
李凡 寫:竹塘立影:至於楝花,在不也不識,但應不是台灣一般的楝樹或苦楝的花.


不是嗎?我一直以為是小時候在鄉下抓天牛爬的那種苦楝仔樹 :-o :-o

竹塘詩哥:您是對的,苦楝在四、五月開紫色的小花,清香迷人。核果無論青生黃熟,都是苦的;到秋天算是熟了的果實也因為苦而使整株樹有了苦楝之名。薔薇花發望春歸,謝了薔薇,又見楝花飛。苦耶?苦矣! :mrgreen:從前有電影「苦戀花」,取同音之字,寓「戀」之意,結果久假而不歸,大家都以為「苦戀花」就是形容那些癡情女子,而忘了原亦是借「苦楝花」之諧音而已。
最後由 吳欽友 於 2006-02-11 07:0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襄陽筆法得董北苑墨妙而縱橫排宕自成一家其入細處有極深研幾之妙得其
吳欽友
會員
 
文章: 350
註冊時間: 2005-11-27 07:17 AM
來自: 嶺表

Re: 丙戌新春試筆

文章芬陀利 » 2006-02-11 07:05 PM

芬陀利 寫: 呵呵~~我也就順意樂一下囉~~ :p

打錯字了,應該是:
呵呵~~我也就順意樂一下囉~~ :p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李凡 » 2006-02-11 07:13 PM

竹塘立影 寫:
李凡 寫:竹塘立影:至於楝花,在不也不識,但應不是台灣一般的楝樹或苦楝的花.


不是嗎?我一直以為是小時候在鄉下抓天牛爬的那種苦楝仔樹 :-o :-o


可能是我錯了.
這觀點形成於很久以前,那時還沒有上網.只片面以為在中原地區苦楝是端午節後花,時候不對.而在所有木本花信,楝果不可食花香亦嚇人,與其他不同.而在貼出之前亦未再深思.
剛剛查了下網,看到了大部分人都認為楝花風是苦楝.所以我應是錯了.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李凡 » 2006-02-11 07:20 PM

貼完回來,看見了吳先生的貼,謝謝指教.
我倆還真算有緣,前貼也是差那樣幾秒鐘.今天下午出去了大半天,回來一貼,又是差那幾分鐘-在下打字慢,您又已貼上了.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吳欽友 » 2006-02-11 07:51 PM

李凡 寫:貼完回來,看見了吳先生的貼,謝謝指教.
我倆還真算有緣,前貼也是差那樣幾秒鐘.今天下午出去了大半天,回來一貼,又是差那幾分鐘-在下打字慢,您又已貼上了.
真是有緣!不過李凡詩哥講到了重點:您的前貼說「楝果不可食花香亦嚇人」,這正是苦楝花作為較有深度一點的象徵的解釋。因為這樣的植物之性,比喻成戀愛之事,恰恰是勸人不要只被一時的歡好所惑,而忘懷了苦果難吞。當然,這是道德公學的科班八股之論,但卻恰恰成就了「苦楝=苦戀」隱喻符號的主要基礎。
襄陽筆法得董北苑墨妙而縱橫排宕自成一家其入細處有極深研幾之妙得其
吳欽友
會員
 
文章: 350
註冊時間: 2005-11-27 07:17 AM
來自: 嶺表

文章芬陀利 » 2006-02-11 07:58 PM

凍豆夫 寫: 芬陀利詞長,可見還是要加注,不然您怎麼可能懂呢?吳詞長用「摽有梅」您就該知道,通首詩是在開玩笑,「倚馬可待」的「倚馬」成雙關語,變成「靠著女友」,馬者,馬子也。所以「摽有梅」不是在說結婚,是在改用詩序所謂的「男女及時」,而不是「男女吉時」。在詩經裡也許是指結婚,但是在吳詞長嘛,哈,整首詩的玩笑也應該是在表達快、急、忙著打仗不如快、急、忙著男女歡好吧?也許不是怕芬陀利詞長討厭在詩中夾注才不注的,也許是又怕被封題才躲著笑。哈!最近吳詞長的爆笑詩一首比一首有趣!作揖一個。

另,「桓宣武」既然不能→「桓武」,那麼「諸葛亮」能不能→「葛亮」呢?只請教芬陀利詞長。謝謝。


嗯~~深解之語,這才是凍豆夫詞長的本色! :lol:

請問
吳詞長用『桓武』而不用『宣武』的用意何在?

照您這麼說,「諸葛亮」也能寫成『諸亮』囉!

另外,請容我再嚴正聲明一下:
我並不討厭吳詞長詩後作注,相反的,我也感動於吳詞長的用功與用心
吳詞長用典甚豐,令人讚嘆
只是這詩後一些非必要的注解讓我變懶惰了
少了許多探索的樂趣
我想
做為一個讀者,解對了固然歡喜
解錯了後再得到作者的正解
那種茅塞頓通豁然開朗的快樂,又豈是塞到嘴邊的食物可比呢!

也許仁兄誤解了我的用意,才一再的“悔遁”吧!
無妨
反正我深知即使淹通經史子集也不過是把玩知識海岸邊一顆美麗的貝殼而已
我是渺小無知的,只是以赤子之心遊戲罷了(雖未能,亦儘量的求真求善求美)
任何指教與刺諷,我都欣然受之 :-D
最後由 芬陀利 於 2006-02-11 08:37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吳欽友 » 2006-02-11 08:21 PM

芬陀利 寫:嗯~~這深解之語有如吳詞長本尊一般,這才是凍豆夫詞長的本色! :lol:
那麼,請問凍豆夫詞長
吳詞長用『桓武』而不用『宣武』的用意何在?(反正您的答覆就是吳詞長的答覆,我一視同仁~~也來個雙關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
照您這麼說,「諸葛亮」也能寫成『諸亮』囉!
另外,請容我再嚴正聲明一下:
我並不討厭吳詞長詩後作注,相反的,我也感動於吳詞長的用功與用心
吳詞長用典甚豐,令人讚嘆
只是這詩後一些非必要的注解讓我變懶惰了
少了許多探索的樂趣
我想
做為一個讀者,解對了固然歡喜
解錯了後再得到作者的正解
那種茅塞頓通豁然開朗的快樂,又豈是塞到嘴邊的食物可比呢!

也許仁兄誤解了我的用意,才一再的“悔遁”吧!
無妨
反正我深知即使淹通經史子集也不過是把玩知識海岸邊一顆美麗的貝殼而已
我是渺小無知的,只是以赤子之心遊戲罷了(雖未能,亦儘量的求真求善求美)
任何指教與刺諷,我都欣然受之 :-D

第一:
雖然是問凍豆詩哥的,但是涉嫌把小弟跟凍豆詩哥混成一人,這是不正確的判斷,更是不好的居心。小弟就一個ID,沒有分身。且十分痛恨用分身玩兩面、甚至多面把戲的小人。不要本尊來本尊去地閃爍其辭。別的事,應該可以受教的,小弟都受教而歡欣愉快;但是嘻皮笑臉誣指小弟是凍豆詩哥「本尊」甚麼的,這就讓小弟不能沈默了。我在台灣的IP和凍豆夫詩哥在美國的IP是不容造假的,而且也是一動手指頭就查得清楚的,請向網站管理查詢!查明之後並請向本人和凍豆詩哥道歉!

第二:
如果連「諸葛亮」寫成「葛亮」這麼一個通俗易懂的來歷都不知道,就真不配問「桓宣武」如何寫成「桓武」了。「桓宣武」寫成「桓武」──說坦白一點──還比較沒話說呢!可是,把「諸葛亮」寫成「葛亮」的是誰呢?唉!芬陀利詩哥,您就算知道了是誰。又有甚麼用呢?

第三:
自己變懶惰了,恐怕怨不得別人吧?這是真心話奉勸,您還是珍重罷。 :mrgreen:
襄陽筆法得董北苑墨妙而縱橫排宕自成一家其入細處有極深研幾之妙得其
吳欽友
會員
 
文章: 350
註冊時間: 2005-11-27 07:17 AM
來自: 嶺表

文章芬陀利 » 2006-02-11 08:34 PM

吳詞長教訓的是!
失言了,抱歉! :oops:

“葛亮”確實有不少人用過,是可辨識的權宜用法

恕我頑愚,還是冒昧的請問吳詞長
為何選用“桓武”而不直用“宣武”?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