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鴛侶 寫: 汉语与英语,日语等一样,也是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
原來大陸是用此法教授漢語、中文的?
增一見聞。
「讀」、「書」、「好」這三個字,隨意九種組合,各有其趣。
這就是中文。
龍文鴛侶 寫: 语言的目的是让人好理解,让人欣赏。除此之外,都是故弄玄虚。好像西汉扬子云好玄一般。
多謝指教。
不強求詞長接受「棖觸」具有兩個解釋。
至於喜歡那一個解釋與用法,各從所好。
龍文鴛侶 寫: 汉语与英语,日语等一样,也是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
龍文鴛侶 寫: 语言的目的是让人好理解,让人欣赏。除此之外,都是故弄玄虚。好像西汉扬子云好玄一般。
龍文鴛侶 寫: 或许古文的语法,完全有别于常人的理解。但是,我们写诗词的目的不正是要让诗句“文从字顺”吗?何必要把人家牙齿给嗷掉呢?
楚狂 寫:龍文鴛侶 寫: 汉语与英语,日语等一样,也是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
龍文鴛侶 寫:杜老先生的座右铭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是从楚兄的“枨触”一句话来说,不敏是在看不到“惊人”之处。
哎,没有可比性。
好了,此贴的讨论就此结束吧,再往下下去,就变质了。![]()
醉雨 寫:當時而言,排名是王維、李白、杜甫。而今時是杜甫、李白、王維。
作品沒有更改,評價因時而異!
犁頭店人 寫:個人淺見,詩以言志直舒胸臆,既舒懷也要普羅大眾看得懂,是平民的文學不是貴族文學,表現的應是性靈不是學問,如果看一首詩需大詞典在側備查,還要加注掉書袋,那會減少詩興,如資質甚差如我者即與略過,者豈不是少了一個讀者十分可惜。
犁頭店人 寫:對不起,這是我的淺見,我是說作詩固然不能媚俗不可譁眾取寵,也不必那麼嚴肅。但,個性使然似乎也難改的,我不以為對或錯。而且個人對於閣下的學問也十分欽佩。總是不厭其詳的引經據典詳加闡釋,讓讀者不必翻書窮卷找答案也真難得。只是詩作是詩作學問是學問,提供的是自己看的或是要給別人看的,目的不同而已。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