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楚狂 » 2013-07-18 01:15 PM

龍文鴛侶 寫: 汉语与英语,日语等一样,也是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

原來大陸是用此法教授漢語、中文的?
增一見聞。
「讀」、「書」、「好」這三個字,隨意九種組合,各有其趣。
這就是中文。

龍文鴛侶 寫: 语言的目的是让人好理解,让人欣赏。除此之外,都是故弄玄虚。好像西汉扬子云好玄一般。

多謝指教。
不強求詞長接受「棖觸」具有兩個解釋。
至於喜歡那一個解釋與用法,各從所好。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楚狂 » 2013-07-18 01:18 PM

龍文鴛侶 寫: 或许古文的语法,完全有别于常人的理解。但是,我们写诗词的目的不正是要让诗句“文从字顺”吗?何必要把人家牙齿给嗷掉呢?

若要用「橫行」的外文文法解構詩句,那杜陵布衣的著名詩句,不過在秋天裏面隨意發噱。
豈止「動詞」、「賓詞」錯用,文法亂七八糟?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葉大照 » 2013-07-18 01:29 PM

「棖觸」感覺
不露自露才好
驪歌惱未休..五字就已有所觸動
似乎不必再使用「棖觸」二字

鳳凰矯翼使我不甚明瞭
不知楚狂詞長
肯不肯賜教
感恩
葉大照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18 01:30 PM

杜老先生的座右铭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是从楚兄的“枨触”一句话来说,不敏是在看不到“惊人”之处。

哎,没有可比性。

好了,此贴的讨论就此结束吧,再往下下去,就变质了。 :lol: :lol: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18 01:49 PM

楚狂 寫:
龍文鴛侶 寫: 汉语与英语,日语等一样,也是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

原來大陸是用此法教授漢語、中文的?
增一見聞。
「讀」、「書」、「好」這三個字,隨意九種組合,各有其趣。
這就是中文。
读,书,好,三个字随意组合能有九种组合?不敏虽然只有小学学数学没学好,但是还是肯实实在在的去排列组合一下的,怎么也只能得到六种组合哦!

如蒙楚兄不弃,列出你的九种组合来,让我们解心头之惑,谨此谢过了。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楚狂 » 2013-07-18 02:24 PM

龍文鴛侶 寫:杜老先生的座右铭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是从楚兄的“枨触”一句话来说,不敏是在看不到“惊人”之处。

哎,没有可比性。

好了,此贴的讨论就此结束吧,再往下下去,就变质了。 :lol: :lol:

呵,此回帖及詞長在此樓中所有發言不就正能證明不敏之詩、文,能「驚」動龍文詞長此「人」大駕光臨指教。
可惜,我無法「感觸」詞長論詩誠意與引據功力。

至於讀、書、好三字之組合,詞長說只有六種,那便是某幼稚園時算術沒學好,承蒙指謬,立刻誠心改進再學習。
謝謝。
(原本自己將「好」字的「上讀、去讀」兩個用法分別計入,「讀」字的「去讀」用法「書讀(逗)好」→「書,句讀好」,也計入;因為不干「棖觸」詩文之說,不想抬槓。就此打住。)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醉雨 » 2013-07-18 03:26 PM

【就天文學來說,中古以前的人是不能接受或理解外太空現象的,但埃及金字塔...等遠古建築明顯且共同指向一萬五百年前的星空】
這個描述,當然有許多人是聽不懂的。

先有語言,而後有語言學。
對於不懂的語言,藉由分析歸納以利於了解與學習。
譬如數學,是科學的,唯其不可變易才能定律之;
文學及語言是有生命的,不斷變化的。這也是常識。
醉雨所知,任一種語言文法都有特例,口語亦不斷變化;
新的語言可能開創新的文法,既有的文法卻不能限制語言的變化,此說對照今日美語應可證。〈有一說:美國黑人多數語法都是錯的〉

就中文古典文學來說,許多今天所謂偉大的作品在當時並非廣被接受稱讚,而是被後世推舉而就的,譬如杜詩;當時而言,排名是王維、李白、杜甫。而今時是杜甫、李白、王維。
作品沒有更改,評價因時而異!

就詩作的賞析而言,杜詩亦有我所不喜,敦煌迭名俗調也偶有佳作;這是見仁見智。不喜就不讀,偏愛就常常吟誦乃至學習,那一天偏愛的人多了,也就又產生了一個偉大名篇。這也是人之常情而已。

討論,儘量完整的表達意見,不必強求別人認同,這是自我風格的樹立,無關是非對錯。反正多數同意者自成名家,無人認同者或有來者可期,【文章千古事】,急甚麼?

以上鄙見,不儘然正確,更期指教。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醉雨 » 2013-07-18 03:42 PM

醉雨 寫:當時而言,排名是王維、李白、杜甫。而今時是杜甫、李白、王維。
作品沒有更改,評價因時而異!

愚見是說,就算今天人人叫好的作品,能流傳幾年尚不得而知。

所有意見都是值得參考的,
發言者為求認同,當然有義務說個明白,至於入不入耳,隨緣也罷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

文章楚狂 » 2013-07-21 08:45 AM

犁頭店人 寫:個人淺見,詩以言志直舒胸臆,既舒懷也要普羅大眾看得懂,是平民的文學不是貴族文學,表現的應是性靈不是學問,如果看一首詩需大詞典在側備查,還要加注掉書袋,那會減少詩興,如資質甚差如我者即與略過,者豈不是少了一個讀者十分可惜。

犁頭店人 寫:對不起,這是我的淺見,我是說作詩固然不能媚俗不可譁眾取寵,也不必那麼嚴肅。但,個性使然似乎也難改的,我不以為對或錯。而且個人對於閣下的學問也十分欽佩。總是不厭其詳的引經據典詳加闡釋,讓讀者不必翻書窮卷找答案也真難得。只是詩作是詩作學問是學問,提供的是自己看的或是要給別人看的,目的不同而已。

謹遵 犁頭店人詞長雅囑,將「棖觸」兩字改用「音近似字」之「唱徹」,留 犁頭店人詞長雅賞,並將修改字詞後的三首合併於同一幅,謹祝 風雲詞長履新得意。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

其一
亂疊雲山傷遠眸,回頭百事幾能休?
十年風雨渾如夢,忍付螺溪入海流。


其二
歸去來兮嬾即休,問君底事獨生愁?
寄身十載過駒隙,不盡滄浪萬里流。


其三
唱徹驪歌惱未休,鳳凰矯翼恣天遊。
十年樹木今成蔭,別緒離離在上頭。


【註1】第一首步 風雲詞長〈任教大忠國小最後一日有感〉原韻。
【註2】第二首末句「不盡滄浪萬里流」,記四年前不敏初入雅集時,與 風雲詞長曾有一段「滄浪」平仄之爭論。
   君子論詩,縱有意見不同,亦各呈己見、增廣見聞。
【註3】續成三首以成其禮;每首七言句若拆成「2+2+3」,每個字詞俱為前人用過詞語。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