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

文章楚狂 » 2013-07-17 09:11 AM

【七絕】再用前調送吳俊男之螺陽
(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其三

棖觸驪歌惱未休,鳳凰矯翼恣天遊。
十年樹木今成蔭,別緒離離在上頭。


【註1】綴補三首以成其禮。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17 09:32 AM

棖觸,触动的意思.用于此处,词序是不对了.作触动解时,应该是动宾结构.比如:何物督邮风味恶,枨触闲愁无处着.而此处却只能理解为"触动于骊歌".词序结构便不对了. :lol: :lol: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

文章楚狂 » 2013-07-17 09:37 AM

龍文鴛侶 寫:棖觸,触动的意思.用于此处,词序是不对了.作触动解时,应该是动宾结构.比如:何物督邮风味恶,枨触闲愁无处着.而此处却只能理解为"触动于骊歌".词序结构便不对了. :lol: :lol:

字詞若只有一個解釋,便不做他用。

「棖觸」是否有第二解,可索紙本字、辭典檢閱、慎思、明辨,而非人云亦云;
另,唐、宋人詩詞例句倒是可以查得到,至於宋後,更多。
今人多懶於思考,網路上順手可迅速點閱得到的東西,一切奉為至尊,而無分辨能力。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17 11:24 AM

先生持论甚高,或许不屑于与我等凡俗之辈好好讨论文字.
龙文倒是非常羡慕古人风尚,"何当一尊酒,重与细论文",看来,人心不古,可悲也乎! :lol: :lol: :lol: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17 11:25 AM

不过,如果真能够手持一杯酒,相对共同好好谈论文章之事,边喝边聊,确实也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楚狂 » 2013-07-17 12:07 PM

龍文鴛侶 寫:先生持论甚高,或许不屑于与我等凡俗之辈好好讨论文字.
龙文倒是非常羡慕古人风尚,"何当一尊酒,重与细论文",看来,人心不古,可悲也乎! :lol: :lol: :lol:

不是不願討論詩文,討論詩文要有論據,而不是信口開合。
若只是網路上隨手查找到一些資料,就欣欣然以為典論,不深思,豈能有深得?

關於你所引用的文字,那是從【漢典】找來的,我亦見過。
但也請你仔細讀它的第二個解釋。

至於「棖觸」的詩例,請查一下合肥相國的詩,便知「用法」、「解釋」。

人心不古,非自今世始。
只今輕率而不慎思明辨耳。
清人訓詁、考據之用心,今多不及。
故人心不古之論,的論
某亦深覺其悲。
嗚呼哀哉,同輓。

謝謝。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芬陀利 » 2013-07-17 12:32 PM

小的倒覺得"棖觸驪歌"頗好
呵~~覺得"惱"字的情緒好強! ;-)
最後由 芬陀利 於 2013-07-17 08:57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芬陀利 » 2013-07-17 01:23 PM

楚狂 寫: 不是不願討論詩文,討論詩文要有論據,而不是信口開
.....

詞長這回~~應是匆忙間鍵誤吧?還是小的未詳查? ;-) :roll: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楚狂 » 2013-07-17 01:27 PM

芬陀利 寫:
楚狂 寫: 不是不願討論詩文,討論詩文要有論據,而不是信口開
.....

詞長這回~~應是匆忙間鍵誤吧?還是小的未詳查? ;-) :roll:

「信口開合」同於「信口開河」,亦作「信口開喝」。
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有收。
大陸的辭典,也有收。
差別在於「仄收」、「平收」而已,那日作閒詩再把它寫入。

請參考。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二首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17 04:06 PM

楚狂 寫:
龍文鴛侶 寫:先生持论甚高,或许不屑于与我等凡俗之辈好好讨论文字.
龙文倒是非常羡慕古人风尚,"何当一尊酒,重与细论文",看来,人心不古,可悲也乎! :lol: :lol: :lol:

不是不願討論詩文,討論詩文要有論據,而不是信口開合。
若只是網路上隨手查找到一些資料,就欣欣然以為典論,不深思,豈能有深得?

關於你所引用的文字,那是從【漢典】找來的,我亦見過。
但也請你仔細讀它的第二個解釋。

至於「棖觸」的詩例,請查一下合肥相國的詩,便知「用法」、「解釋」。

人心不古,非自今世始。
只今輕率而不慎思明辨耳。
清人訓詁、考據之用心,今多不及。
故人心不古之論,的論
某亦深覺其悲。
嗚呼哀哉,同輓。

謝謝。


老实讲,你讲的用法“感触”,我在查字典时候,也查了,但是我感觉你的用法也是有问题的,所以,我觉得此处理解为“触动”比较合适。受什么触动,才和你的“骊歌”能够很好的结合。
你说的合肥相国的诗,我是没有读过。网上还是查到了如下: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从龙文读来,还是作“触动”解。意思是,在这听到鸡叫的夜晚,我悲壮的情怀受到了触动,要记得在秋风中,还要擦掉眼角的泪痕啊。(闻鸡起舞这个典故,被我翻译成这样了,呵呵,词不达意,或许字面意思如此吧)

我也没学过什么考据,英语到学过几年。

用英语的说法来说吧,触动是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或者接介宾结构。
可以是:我触动了电源开关。或者,触动于什么事情。比如上面,触动于听到鸡叫这件事。

而感触,作为名词用。或者作为动词用的时候,是个不及物动词。不能够接宾语。
只能是前接状语,作为一个限定。只能是“对什么有了感触”。

或许古文的语法,完全有别于常人的理解。但是,我们写诗词的目的不正是要让诗句“文从字顺”吗?何必要把人家牙齿给嗷掉呢?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七絕】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

文章醉雨 » 2013-07-17 06:39 PM

楚狂 寫:【七絕】再用前調送吳俊男之螺陽
(送吳俊男之螺陽三首)其三

棖觸驪歌惱未休,鳳凰矯翼恣天遊。
十年樹木今成蔭,別緒離離在上頭。


【註1】綴補三首以成其禮。


醉雨讀此詩倒不覺得有任何滯礙的感覺,先有些感動,後看到上面的討論,有點啼笑皆非之感。
詩可以任人任意賞讀,雖也有不少強作解人的例子,但討論絕對是好事!
還望諸位多提出見解以便學習,至於定論,於字詞或能,於詩則蓋棺難定罷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