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虹 寫:以天文名相及視覺而言,“殘月”是漸昇漸淪伏之月,“新月”才是將落之月
吳欽友 寫:..... 如果就思虹詩哥的「殘月是漸昇淪伏之月」說定,那麼白居易的〈客中月〉:「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就不好說了。柳永的〈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也不好說了。
如果就思虹詩哥的「新月是將落之月」說定,那麼南朝陳之陰鏗〈五洲夜發〉:「夜江霧裡闊,新月迥中明。」則斷乎不是指將落之月,朱敦儒的〈好事近‧漁父〉:「晚來風定釣絲閒,上下是新月。」亦斷乎不是指將落之月。張耒的〈七月六日〉二首之二:「黃昏樓角看新月,還是去年牛女時。」更斷乎不是指將落之月。
農曆十五月新滿,詩中有時還可以用「新月」指稱之──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此處新月故人作對,而新月也斷乎不是指將落之月。
朔日月相月在地、日之間,其暗面正與地球相對,地上不見月光,謂之「定朔」,可說是新月,但仍只是新月之為詞的一解而已。天文學上的名相義說未必能全置入詩中約定。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