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元夕逛燈街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秋水孤帆 » 2005-03-14 10:33 PM

既然有“孤平拗救”之說,那么拗救就不能算出律。有人形容拗救好比雜技演員從高空中忽然落地一樣,在觀衆的驚駭中又突然化險爲夷。看了更耐人尋味。在孤平拗救中還有小拗可救可不救之說,既“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第五字拗可不救。變成“平平仄仄仄平仄”如大拗既第六字拗,是必須救的。這在唐詩中不勝枚舉。還有一種特殊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變爲“仄仄平平仄平仄”雖然從句式看,尾三字孤平,但這也是允許的。以上這種格式在唐宋詩中也是常見的,也可以算是一種正規格式。如下例;
月夜……杜甫

今夜鹿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這首詩第三句“遙憐小兒女”就用的是”平平仄平仄”的格式。第七句“何時倚虛幌”也是用的這種格式。如在下例七言詩中;

郊行既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台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防遊衍莫忘歸。

這首詩中第七句“況是清明好天氣”用的是“仄仄平平仄平仄”的格式。
以下這些都是孤平拗救的凡例。
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的首聯。《孤雁》的首聯。白居易《草》的頷聯。李商隱《登樂遊原》的首聯。李白《贈孟浩然》首聯。《送友人》尾聯。韓愈《祖席》頷聯。孟浩然《留別王維》首聯。《與諸子登峴山》首聯(大拗救)。崔塗《除夜有懷》頸聯大拗救。李商隱《落花》首聯與頸聯大拗救。陸遊《夜泊水村》頸聯大拗救。杜甫《蕃劍》首聯大小拗救。
象以上的例子是很多的。所以不能以不是“常法”之說來排斥拗救。,只要滿足拗救的條件,能煉好字,練好句,有一個好的意境,是沒必要“避之”的。
秋水孤帆
會員
 
文章: 117
註冊時間: 2005-03-07 02:52 PM

文章風雲 » 2005-03-15 12:06 AM

詞長所言之〔仄仄平平仄平仄〕之格式,乃一般常識。

在下只是想了解一下大陸一般作詩者對〔平平仄仄平仄仄〕或〔平平仄仄仄仄仄〕之看法,一般詩賽是否允許此格式?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李德儒 » 2005-03-15 06:47 AM

風雲 寫:詞長所言之〔仄仄平平仄平仄〕之格式,乃一般常識。

在下只是想了解一下大陸一般作詩者對〔平平仄仄平仄仄〕或〔平平仄仄仄仄仄〕之看法,一般詩賽是否允許此格式?


大陸一般都是用韻從寬,格律從嚴。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秋水孤帆 » 2005-03-15 08:55 AM

風雲 寫:詞長所言之〔仄仄平平仄平仄〕之格式,乃一般常識。

在下只是想了解一下大陸一般作詩者對〔平平仄仄平仄仄〕或〔平平仄仄仄仄仄〕之看法,一般詩賽是否允許此格式?


有的詩詞大賽或刊物發表只聽說不允許“孤雁入群”,關於格律,犯孤平只要附合拗救既可。關於用韻是採用“倡今知古,雙軌並行”。既“平水韻”,“新韻”並行。但用“新韻”要注明。在一首詩中不可混用。
現在有人推出“中華新韻”(十四部)爭論不小,用者寥寥。
秋水孤帆
會員
 
文章: 117
註冊時間: 2005-03-07 02:52 PM

文章李德儒 » 2005-03-15 09:06 AM

秋水孤帆 寫: 有的詩詞大賽或刊物發表只聽說不允許“孤雁入群”,關於格律,犯孤平只要附合拗救既可。關於用韻是採用“倡今知古,雙軌並行”。既“平水韻”,“新韻”並行。但用“新韻”要注明。在一首詩中不可混用。
現在有人推出“中華新韻”(十四部)爭論不小,用者寥寥。


據小弟所知,大陸是可以用新韻及平水韻,但不能新舊韻並用。用新韻寫詩,其詩不能混舊韻,用舊韻則不能混以新韻。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鴻賓 » 2005-03-15 09:29 AM

七律.元夕逛燈街
十里長街彩燭光,銀花火樹映天堂。
龍飛鳳舞人數萬,虎躍雞鳴車幾行。 拗救可以。但是舞、數讀起來不爽
戶戶窗前照圓月,人人身上飾新裝。 圓,這裏孤平了,改升古月如何?
星移漢轉玉輪去,仍是滿城煙火香。
另外,人人與人數萬之人重復。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文章思雨斋 » 2005-03-15 01:36 PM

--11-11,11---1-。上句6字拗,下句5字救,这种例子唐诗里不胜枚举。
建议参考王力《汉语诗律学》,专门讨论了这种拗救。
个人浅见:对于已经掌握诗律的作者,不宜多在这些枝节上纠缠,而更应注重诗本身的批评。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文章思雨斋 » 2005-03-15 01:42 PM

戶戶窗前照圓月11--1-1,没有犯孤平,如秋水先生所言,是唐诗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特殊句式。
律诗重字也不算大毛病,王维律诗重字的例子非常多。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文章秋水孤帆 » 2005-03-15 07:39 PM

李德儒 寫:
秋水孤帆 寫: 有的詩詞大賽或刊物發表只聽說不允許“孤雁入群”,關於格律,犯孤平只要附合拗救既可。關於用韻是採用“倡今知古,雙軌並行”。既“平水韻”,“新韻”並行。但用“新韻”要注明。在一首詩中不可混用。
現在有人推出“中華新韻”(十四部)爭論不小,用者寥寥。


據小弟所知,大陸是可以用新韻及平水韻,但不能新舊韻並用。用新韻寫詩,其詩不能混舊韻,用舊韻則不能混以新韻。


德儒兄所言極是。
秋水孤帆
會員
 
文章: 117
註冊時間: 2005-03-07 02:52 PM

文章秋水孤帆 » 2005-03-15 07:46 PM

思雨斋 寫:--11-11,11---1-。上句6字拗,下句5字救,这种例子唐诗里不胜枚举。
建议参考王力《汉语诗律学》,专门讨论了这种拗救。
个人浅见:对于已经掌握诗律的作者,不宜多在这些枝节上纠缠,而更应注重诗本身的批评。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同意雨斋兄之觀點。應多在煉字煉句及意境上下功夫。人說合格律的不一定是好詩,功夫在詩外。
秋水孤帆
會員
 
文章: 117
註冊時間: 2005-03-07 02:52 PM

文章秋水孤帆 » 2005-03-15 08:13 PM

鴻賓 寫:七律.元夕逛燈街
十里長街彩燭光,銀花火樹映天堂。
龍飛鳳舞人數萬,虎躍雞鳴車幾行。 拗救可以。但是舞、數讀起來不爽
戶戶窗前照圓月,人人身上飾新裝。 圓,這裏孤平了,改升古月如何?
星移漢轉玉輪去,仍是滿城煙火香。
另外,人人與人數萬之人重復。


鴻賓兄言之有理,律詩中應儘量避免重字。應改之。
秋水孤帆
會員
 
文章: 117
註冊時間: 2005-03-07 02:52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