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嚼”的確有趣!
由此想到兩點:
1、汪信民“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也用“咬”。
2、近日,複旦大學之余秋雨和上海文藝出版社之金文明打口水仗,金文明指出余秋雨120個文史錯誤,因為金文明就職于《咬文嚼字》編輯部,余秋雨即指其為“咬嚼派”。
梅齋 寫:淡江大學驚聲詩社十周年慶
上庠盟社署驚聲,十載薪傳卓有成。
淡水秋濤叶詩韻,新篇吟就意涵清。
自愧才盡,即應封筆。
‧維仁擬金盆洗手,江湖同道恐不許。所謂詩者,弟棄之二十年,後蹈入網中,維君之故。
‧前兩日應邀進入大陸一詩詞網站學習,發現該網站能詩者眾,弟相當欣賞與驚奇。另外也發現:詩友互相切磋時相當直率,弟認為相當好的大陸作者的作品,卻被評為一文不值,奇慘。「詩人」可能需要那麼一點優雅。
‧稱「大陸」不知道適不適當?
‧敢偷一問:德儒 老上班摸不摸魚,不然何以能每日一詩?
嗥月者 寫:‧稱「大陸」不知道適不適當?
‧敢偷一問:德儒 老上班摸不摸魚,不然何以能每日一詩?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