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寫:孔子是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可是又主張〔乘桴浮於海.〕
說真的〔乘桴浮於海.〕倒很有現代觀,但矛盾呵,他老哥生前忠了幾多君王呵.
孔府
春秋一卷後,君子各推崇.
皇道齊天道,文雄勝世雄.
仁知修德惠,景行仰儒風.
六國周遊過,逢人說效忠.
天道也好,人道也罷,只是統治者引老百姓的陷阱,他們幾時溫良敦厚呵...
弟忙於論文,又恐引發紛爭,本不欲言,然見此詆毀聖人之言,終放心不下,不得不言。
近年來弟每日清晨梳洗後,便讀《論語》數則,每有所得,或有所悟,為人處世之理在其中矣,深感聖人之學博大精深。李兄對孔子之言恐有誤解,方有此論。
「乘桴浮於海」語出《論語‧公冶長第五》: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可知孔子此言乃戲言也,焉可當真?
至於周遊列國,乃欲推行王道,此間懷抱恐不易為人所解,然亦不宜詆毀也。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
但書所知,還望不起紛爭為是。
又釣月仙裔詞長註冊應與李兄發言無關,恐是誤會。
另向釣月仙裔詞長推薦弟之女友碩論《陽明入聖二變八階研究》,若有興趣不妨一看。
又若有志於此道,可師王財貴、楊祖漢、王邦雄、曾昭旭教授。
王財貴教授為身體力行者,推行讀經不遺餘力,個人對王教授救世之心尤為欽佩。
楊祖漢教授學貫中西,精於儒學與康德之哲學。
王邦雄教授專精老莊之學,恐無人出其右。
曾昭旭教授亦專於儒學,講解深入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