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駘它 寫:泛舟採荷 寫:哀駘它 寫:扑通!到新秀煅炼塲比較好。
文人相輕的表現?
泛舟採荷吟長:
我是說“撲通”(不懂),將詩歌寫到常人看不懂的時候,絕非好詩。也许吟長渊博,不至于相輕,煩請解釋一下原詩的意思,使我輩覺得還像個詩,當然就不至于入新秀鍛煉塲。
採荷不敢自言淵薄,只就幾點請教詞長:
一、撲通即是"不懂",是我中華語辭有此用法,亦或是詞長戲謔之言?採荷不見此中有尊重創作者之處。
二、在採荷回覆前,並未嘗見詞長於惑處提出任何看法或疑問,
卻只見詞長奚落之言,是否詞長即代表我詩壇權威?凡詞長所未認可之作,皆不配稱之為詩?
嘗聞我中華向為禮義之邦,
緣何今日我台灣詩壇人物,竟不知禮、謙為何物?
採荷幼鮮詩書,腹中文墨難登大雅,不足與高士語,
幸蒙家嚴庭訓,粗知為人處世之道,更不敢或忘先人禮教,
猶是慶甚。
日前嘗閱一文,名曰"高材生--人情世故零分"
讀罷深有感觸,引與詞長同覽:
高材生……人情世故0分 文/蔣碧君(國中教師)
模擬考甫結束,我承諾招待考前幾名的學生到家中作客。
約定時間的前一個星期,我便 和外子忙裡忙外的打掃兼採買,而我那從不下廚的另一半也研究起食譜,費心準備當天的餐點和零食。
星期六早上,我開車去接學生,看見他們雀躍的模樣,我忍不住洩漏中午的菜單內容。沒想到他們竟七嘴八舌的說:
「為何不叫披薩或麥當勞呢?」
「可是我比較想吃麵耶!」「老師妳煮的東西能吃嗎?」
一陣哄笑之後,我有點被潑冷水的感覺……。
才進家門,我正要開口介紹師丈時,聽見有人竊竊的說:
「他是誰啊?有點胖!」「一 點也不帥…!」
我抬頭看見外子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趕緊要學生向他問好。
趁他們坐定,我趕緊走進廚房和外子一起準備飲料,誰知道這時竟有三個同學偷溜進我們的臥房,對著房裡的照片及擺設品頭論足起來。
我強忍心中怒火,提醒他們應該尊重別人的隱私,難道已經國三的學生,連這點基本禮貌都不懂嗎?
一陣說教之後,他們變安靜了,氣氛也搞得怪怪的。
吃完午飯,他們嚷著要離開,我也不想強留他們。只是一回頭,面對滿桌未收拾的杯盤和一地的雜誌、撲克牌、CD……我忽然覺得臉上一陣熱,是我沒把他們教好嗎?這些孩子功課都很好,怎麼那麼不懂事呢?
不會體貼別人,不懂得別人的用心,將一切視作理所當然;不懂得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甚至連做人的基本禮貌都不懂,去人家家裡,不知要幫忙,隨意進入別人臥房,吃完飯不知道收拾自己的碗筷,臨離去連一聲謝謝也沒有……。
是因為升學考試不考這些,所以不會?還是家中父母沒教或不懂得教呢?
這些孩子生活在優渥環境中,只學會了自以為是,學會了理所當然的接受,只學會了永不滿足。或許我已LKK,但是每天面對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面對一群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未來棟梁」,
我竟心虛的想問:「他們會變成這樣,是誰的責任和損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