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梨花 (吳體)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1-29 08:42 PM

圖檔
【圖片】梨花。地點:大雪山

【七律】梨花 (吳體)

一夜寒潮動地來,千山萬樹梨花開。
碎擊崑崙玉螮蝀,郁釀蕊苑凍醪醅。
雙谿煙雨渾澆潑,百丈冰綃鬥剪裁。
慵著春衣試新酒,醉勻香雪暈紅腮。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1-30 04:24 PM

四句原「閬苑」改作「蕊苑」,蕊珠宮苑,仙人所居。該句聲調「入去上去去平平」作古體用。

六句原作「七里冰綃鬥剪裁」,改頭兩字作「百丈」。
五句既已用「雙谿」敘平面、平地事,再用「七里」徒費字爾;因此改「百丈」尚可強說為「立體」景色,且裁布以「丈」計已足數家之用,用「里」計忒誇張也。哈哈!

大雪山林場從台8線台中東勢林管處叉路口轉入後,車行三、四公里見一大片谷地梨園,接著盤行山路上升兩、三百公尺亦是鑿山闢林成幾近垂直梨園,梨農架水管、果棚架,煞是壯觀,但有點令人擔心土石流發生的可能。
此時正值梨農嫁接梨穗初開花時候,真有「香雪海」景致。
圖檔
【圖片】因為是扛加農大砲去拍黃腹琉璃、白耳畫眉、白頭鶇、帝雉、藍腹鷴等平地少見的鳥;故隨手用傻瓜機拍了梨花,不是很精致的圖片。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葉大照 » 2013-01-30 04:56 PM

個人覺得實境太少
此詩可放到中國或任何圖片中
說不得是寫台中市大雪山林道上的梨花
而且
太過陳古

題外話
我有個同學叫胡峰銘
就喜歡這種寫法
也因這種寫法在大學時期
得過詩作比賽第一名
台中詩社或許就流行這種寫法吧
海涵
葉大照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1-30 10:15 PM

葉大照 寫:個人覺得實境太少
此詩可放到中國或任何圖片中
說不得是寫台中市大雪山林道上的梨花
而且
太過陳古

題外話
我有個同學叫胡峰銘
就喜歡這種寫法
也因這種寫法在大學時期
得過詩作比賽第一名
台中詩社或許就流行這種寫法吧
海涵

多謝指教。
題目跟詩文,自始至終,從無「指明藥房」是賣「台中」、「大雪山」的梨花。
寫的是梨花,不是寫「台中市東勢區大雪山」的實境,或此「實境梨花」。如果題目叫作:【大雪山梨花】,台端所語才有打蛇七寸之效。
台端是看了附貼拍攝的照片下面的說明地點,及二樓的題後話,才有「台中‧大雪山」被導引入座產生「台中」、大雪山」的場景聯想。自始至終,詩題【梨花】、詩文講的也是梨花,末聯頂多作者發興而已。
如果,把照片說明「地點:大雪山」拿掉,你猜得出這幀照片是在何處拍的嗎?詩文是主體、照片是從屬黏附,不能喧賓奪主。
至於「陳古」不「陳古」,那就是個人體會。如果只是說文字載體,用近體詩、古體詩等體裁,仿舊格律是陳古,那許多在這裏發表創作的詩友都是「泥古」。若是另有所指,那是文字表達不精確。
而使用古典體裁,得用些現代語言、辭彙、語法,描寫現代化的東西,搞些不倫不類、不新不古的東西,東抄一句、西剪一塊拼湊在一起,還不如仿造幾隻青花瓷瓶或鬥彩葫蘆,拿給Jay Chou做夜壺。
所謂的「新詩」,要寫幾行字、要不要押韻,都很隨興、自由;甚至還可以仿古龍,一行一字。

如果,今天題目指明「高雄」,寫的景致讀不出「高雄」的特色,那才是問題所在。
也就是四句20~28字、或八句40~56字堆砌出來的場景,可以擺到任何地方,也可以描寫任何一處,那才是問題。
請看看你自己的創作,20個字讀得出「高雄」嗎?
葉大照 2012-09-10 12:03 AM 寫:【高雄】
午後上街玩,
磨穿硬底鞋。
熱情隨日照,
喜愛作凡胎。

這20個很現代、很通俗生活、很Fashion的文字,與合併前原高雄市的「城市」景象、或舊高雄縣「鄉村」意涵,沒有任何一個字有觸及到「一點點、一絲絲」重要關連及聯繫。
同樣這20個字,要說它是描寫「屏東」也可以,要說它是「宜蘭」或「台中」,甚至說它是歌頌中國雲南麗江古城、廣東東莞都可以。連要說它是在講 Melbourne, San Diego都可以,只要原創者強詞奪理就一通百通。
講明白一點,文字內容無一字「破題」。內容不切題,與「詩題」無關。
你在回答他人時說對方不知道原高雄市與舊高雄縣已經合併了,那是你自己「自以為是」,寫出來的20個文字,個人讀不出來你自己沾沾自喜的高雄味,不論是「都會版」或是「田園版」;也就是這20字沒有特色。用現代時髦語法叫作:「很不高雄。」
沒有人當場指出問題,是懶得抬槓。因為那不是「講理」的場合。當一個人已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其他人翻出再多典籍證據、事實,都無助於事。
不信?還要強辯?你把【題目】遮掉,拿去分別問一個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以及路邊的阿桑,這是在說那一所在?
有人會說:「這就是高雄!」嗎?
寫景不入景,只要可「移景」,那就是「文不對題」。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葉大照 » 2013-01-31 12:29 AM

我早丟了你還惦記著

在此認真談你這首貼了再貼的詩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誰的詩
第二聯套句蘇東坡說的.把那些前人語拿掉還剩什麼

第三聯請教什麼叫.渾澆潑.那煙雨要到澆潑的力道
該也是梨花落了吧
百丈冰綃該是二樓照片所指那一大片
末聯應該是把自己寫進詩中

窮妍極態.綴風月.弄花草.浮巧侈麗.浮華纂組.刻鏤聖人之經.破碎聖人之言....剛好看書看到這些字句
其中幾句恰好可品評此詩
葉大照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1-31 09:35 AM

寫文章離題太遠、或文不對題,就是很明顯的不知所云。
如果要轉移話題,來挑文字,奉答如下:
葉大照 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誰的詩
第二聯套句蘇東坡說的.把那些前人語拿掉還剩什麼

鄙詩首句「一夜寒潮動地來」與「一夜春風來」無關,如果用到「一夜」和「來」三個字,中間夾了其他的詞語,就叫做「抄古人句」,那甘脆「莫須有」一句就好了。

鄙詩首聯「一夜寒潮動地來,千山萬樹梨花開」脫胎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古體:「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毋庸諱言的。
如果一字不漏全盤照抄,搬到你自己的詩裡,那叫「抄襲」。
如果詩意、詩境、所有詩句全盤照抄,那也叫抄襲。
江西派祖師爺宋人黃庭堅尚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法,在詩歌創作上主張借襲古人章句以創新意義。

要照你的標準,那唐朝孟浩然在〈歲暮歸南山〉首句寫了「北闕休上書」,金代元好問添了兩個字「詩人」成「北闕詩人休上書」(七律〈追用座主閑閑公韻,上致政馮內翰〉二首其一,四句),那也是罪大不赦。
至於唐代趙光遠〈題妓萊兒壁〉七律名句「萋萋芳草憶王孫」(原詩題又作〈題北里妓人壁〉,次句),到了宋代被詞人一字不漏填入宋詞,那不都違犯現代島國《著作權法》?遇到你,都判個各打五十大板。 
宋‧李甲〈憶王孫〉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這一闋詞還收入《宋詞三百首》做為代表作,清代那些飽讀詩書的學究,讀過的詩、詞,那會比你少?那會如此不嚴謹?
那末句「雨打梨花深閉門」用的人就更多了,點秋香的唐伯虎就是其中之一:
明‧唐寅〈一翦梅〉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往前推到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二本一折:「風裊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連歌仔戲也這麼唱的。

講到明代唐寅、元代王實甫,還有點太靠近現代,就回到宋朝好了;
宋‧秦觀〈鷓鴣天〉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一春魚雁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秦觀,名氣響過李甲(李景元),這闋詞同樣收入《宋詞三百首》,那兩人可在開封府尹包拯面前爭個著作權官司嗎?爭那一個才是原創嗎?

這些人都不注重自己名節了嗎?宋後古人都窮心竭力給予厲詞惡語抨擊否?
你可以回頭檢示李甲的獨腳令,首、尾兩句皆用前人名句,只有中間兩句半,是自創(不過,還是有他人詩影)。照你的標準,此闋詞應該從《宋詞三百首》精選中拉出去一槍給斃了!
多讀點書,對你有好處的。


葉大照 寫:第三聯請教什麼叫.渾澆潑.那煙雨要到澆潑的力道
該也是梨花落了吧
百丈冰綃該是二樓照片所指那一大片
末聯應該是把自己寫進詩中

下次中央氣象局或新聞臺預報寒流來襲時,請站立在陽臺或屋頂處,親身感受一剎那「鋒面過境」那種挾風襲雨,疾速呼嘯而過的氣勢。
有些花,不受冷熱氣流的急速變化刺激,裝蒜不開花的。
那至於是開花、落花,這牽涉到「領悟力」,縱有義玄一棒,頑石還是東司一石。
「百丈冰綃」你要說是入山谷的那三、四公里,或陡升爬山上升兩百公尺,隨意啦,照片沒貼,有興趣自己去東勢玩玩。

至於末聯你要抬槓說寫自己入詩中,也可以;要說是寫梨花,那有不可?

葉大照 寫:窮妍極態.綴風月.弄花草.浮巧侈麗.浮華纂組.刻鏤聖人之經.破碎聖人之言....剛好看書看到這些字句
其中幾句恰好可品評此詩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
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所寫所談盡言不及義。
讀讀《論語》、《孟子》,摭拾殘片誨人,至少文雅一點。

謝謝指教。

對了,下次玩文字組合,切忌「文不對題」。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葉大照 » 2013-01-31 12:31 PM

(一夜寒潮動地來)跟(忽如一夜春風來)都一樣在寫氣候變化。(千樹萬樹梨花開)跟(千山萬樹梨花開)差了一個『山』字與『樹』字,差別很大。「千樹萬樹梨花開」只限制在樹種,「千山萬樹梨花開」則含括了各種植物。人家寫的是指梨花開放的時間比其他樹種還早,對春風的敏感度遠勝過其他樹種。而你的「千山萬樹梨花開」卻違背常理,忽視其他植物更早開花的因緣殊勝,這是你的謬誤。再看,春風吹拂百花競放,這是常理。寒潮呢?寒潮動地來梨花豈會開放,梨花開只因聞得春天氣息而開,在春天乍暖還寒時分碰巧寒潮襲來,梨花只會暫時停止艷放,寒潮並非導致梨花開的原因,春風卻是梨花開的因緣殊勝。「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合於常理。「一夜寒潮動地來,千山萬樹梨花開」悖於常理。這叫點金成鐵。
「北闕休上書」、「北闕詩人休上書」兩者不同。北闕所指為全部,北闕詩人所指為小部分的北闕詩人,情況就像我說了國民黨和馬英九,你說國民黨和馬英九一樣嗎?當然不一樣。這就不叫抄襲而是脫胎。
詩詞曲不同體裁,詩句入詞句或曲句,比比皆是,我從不會說抄襲。你的詩句入詩句卻又沒有新意,我會告訴你那叫抄襲,但如同你所說江西詩派黃山谷奪胎換骨法點鐵成金,那我會拍拍手請多多書寫。
在冷鋒寒流過境時,那竹子頭有些都會被吹倒根露了,那花又怎不會些微凋零破傷。
領悟力跟想像力總是不同,請不要用領悟力來敷衍奘作高明,玄之又玄點破了很多都不直一哂。
我有午休的習慣
海涵
葉大照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小發 » 2013-01-31 01:16 PM

「千樹萬樹梨花開」只限制在樹種,「千山萬樹梨花開」則含括了各種植物。人家寫的是指梨花開放的時間比其他樹種還早,對春風的敏感度遠勝過其他樹種。而你的「千山萬樹梨花開」卻違背常理,忽視其他植物更早開花的因緣殊勝,這是你的謬誤。

千樹萬樹梨花開---寫的是雪景。
千山萬樹梨花開---寫的是梨花數量之多。
千山固然包含植物萬千種,然詩人眼中只見梨花,這是詩人收景成象化境的一環而已。若如此解詩,則杜牧「十里鶯啼綠映紅」一句,何以十里中只聞鶯啼?只見綠映紅?又誰的眼力可盡看十里?「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可曾細數過,怎知南朝恰有四百八十寺?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1-31 01:20 PM

葉大照 寫:(一夜寒潮動地來)跟(忽如一夜春風來)都一樣在寫氣候變化。(千樹萬樹梨花開)跟(千山萬樹梨花開)差了一個『山』字與『樹』字,差別很大。「千樹萬樹梨花開」只限制在樹種,「千山萬樹梨花開」則含括了各種植物。人家寫的是指梨花開放的時間比其他樹種還早,對春風的敏感度遠勝過其他樹種。而你的「千山萬樹梨花開」卻違背常理,忽視其他植物更早開花的因緣殊勝,這是你的謬誤。再看,春風吹拂百花競放,這是常理。寒潮呢?寒潮動地來梨花豈會開放,梨花開只因聞得春天氣息而開,在春天乍暖還寒時分碰巧寒潮襲來,梨花只會暫時停止艷放,寒潮並非導致梨花開的原因,春風卻是梨花開的因緣殊勝。「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合於常理。「一夜寒潮動地來,千山萬樹梨花開」悖於常理。這叫點金成鐵。

《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你喜不喜歡我的文字,隨意。

至於,時序節氣都不搞不清楚,就無須費舌了。
2013年元月的大雪山,還沒「立春」,那來的春天、春風?氣溫二十度左右的風就叫「春風」,那北半球九月到十二月還滿多的,這樣寫詩的人可以不管時序,「四季都有春風吹」,真是「萬法皆空」。
如果你還要在那邊費脣舌爭辯「常識」,麻煩你到中央氣象局網站去查「寒流」的定義:「寒流,定義上,必須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溫度下降八度,就算寒流了。」
「寒流」,就是「寒潮」,這是教育部編出來的定義;如果你不同意,等你革命成功建立烏托邦再搞文化大革命吧。
元月份,某幾日合歡山都下雪了,島內平地溫度從近二十度急降到七、八度,如果不符合定義,那就你說的算。
還沒立春,你要說現在的溫暖和風是「春風」,反正你高興就好。
欸!「樹」字可不可以當計數「單位」,這不用辯吧?

至於某的文字「一夜寒潮動地來,千山萬樹梨花開。」那是我在2013年元月份帶加農砲上雪山打鳥時一路看到的景色,又不是像某些人在「不知何處」的街上閒逛、書房裏空想寫出來的。如果還有人要計較、計較到底有無一千座山頭、一萬棵梨樹,下次遇到長駐山中的帝雉、藍腹鷴等隱者時,再問一下。

葉大照 寫:「北闕休上書」、「北闕詩人休上書」兩者不同。北闕所指為全部,北闕詩人所指為小部分的北闕詩人,情況就像我說了國民黨和馬英九,你說國民黨和馬英九一樣嗎?當然不一樣。這就不叫抄襲而是脫胎。

綠糊政客灌輸觀念、洗腦同化功力,確實驚人。什麼事都要扯上自己效忠喜歡的政黨,什麼都要蠱毒教條說了算,只為了「為反對而反對」,早該把中部那所校園裏面不知誰開挖成形狀長得像葉子的「校湖」填平了,免得繼續讓蔣氏舊思維荼毒學子。不過如果教出來的是這樣的國文品質,倒是令人望湖興歎:「哲人日已遠」。(下面?沒有了。)
葉大照 寫:「北闕休上書」、「北闕詩人休上書」兩者不同。北闕所指為全部,北闕詩人所指為小部分的北闕詩人

拜託!請搞懂什麼叫「北闕」可以嗎?
「北闕」的原意是指宮殿北方的門樓(闕),見《漢書‧高帝紀》:「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
「北闕」在孟詩裏借指「朝廷」,「北闕休上書」就是「休上北闕書」,意思是說「不要再向北闕上書了。」所以後句才跟著「南山歸敝廬。」(還是回到終南山這破草廬吧。)很符合詩題〈歲暮歸南山〉。照你這樣解詩,「南山」那需要愚公來移?自個兒都能走回老家了。
每一首詩都有背後的故事,孟氏因這首詩的第三句:「不才明主棄」為玄宗所不喜,從此功名無著。不過也造就了一位田園派詩人。會讀書考試、會寫詩作文章,不一定能把官兒作好;老天幸好在唐代留了田園詩派一脈。
元好問的語法也是一樣:「詩人休上北闕書」。難道你以為元氏詩前一句的「東門太傅多祖道」,只有「東門」一帶設有「太傅」這官兒,稱做「東門太傅」?該句意為「多人祖道於東門餞別太傅」。「祖道」還有能鬼扯祖宗家法道理嗎?「祖」字,是個動詞!「祖道」者,「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並設宴送行。」
讀點書,拜託!一開口就破功!
口圭口里口列~~~~星爺,幫幫忙!

葉大照 寫:詩詞曲不同體裁,詩句入詞句或曲句,比比皆是,我從不會說抄襲。你的詩句入詩句卻又沒有新意,我會告訴你那叫抄襲,但如同你所說江西詩派黃山谷奪胎換骨法點鐵成金,那我會拍拍手請多多書寫。

你高興就好,那麼多詩、詞證據,不是閒閒沒事找來的。平常不讀詩與書,隨手拈來盡空虛。
有以詩入詞,有以詞入曲,有「詞」與「詞」間上下兩百年的「雷同」。你要怎樣辯解,隨意。
至於孟浩然的「詩」句:「北闕休上書」和元好問的「詩」句:「北闕詩人休上書」,我前面只單舉一例。請多讀書;讀書,確實有好處。
寫詩、填詞嘛,文章、條理要通。體會文字優不優雅,各有所好。反正午覺睡醒後,又可以「午後上街走,磨穿硬底鞋。」趿蹋著鞋子上街走走,或許更有所悟。
不過,這境界套句星爺的台詞:幫幫忙,這太高啦。

葉大照 寫:在冷鋒寒流過境時,那竹子頭有些都會被吹倒根露了,那花又怎不會些微凋零破傷。
領悟力跟想像力總是不同,請不要用領悟力來敷衍奘作高明,玄之又玄點破了很多都不直一哂。
我有午休的習慣
海涵

關於寒流來,花「怎不會些微凋零破傷」,真乃大自然奧妙呀!
今年元月都來一、兩場寒流,高山都有雪霰之景,要這樣花都「凋零破傷」,那就真奇怪了,回頭我去問問我那些攝影界的友人,他們在「風櫃斗」拍的梅花、武陵農場拍的蠟梅、櫻花,大雪山的梨花,是不是都是用PhotoShop合成後製的?
還是拿過去一兩年舊檔資料矇混充數?

若所有寫出來的文字都得「午後上街玩,磨穿硬底鞋。」方叫「不陳古」,那我學有所疏。但至少某寫出來的文字,不會腦筋僵固不化若此。
看這大自然中一事一物理,一花一世界,怎會像從來只有趿蹋著硬底拖鞋,在自己宅邊晃晃所看到的而已嗎?眼界就如此嗎?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葉大照 » 2013-01-31 09:06 PM

三十多分鐘內用簡單的寫法總會被你刻意誤導轉移
第二聯也刻意略過了
呵呵..
還是不要跟你浪費時間的好
我們這種要工作才能過活的人可不比你不需要工作就可以生活的
隨你自吹吧
葉大照
 

Re: 【七律】梨花 (吳體)

文章葉大照 » 2013-01-31 09:10 PM

還有你搞清楚
我不是綠營的人
也不是扁迷
你少在文章中胡亂指綠糊
葉大照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4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