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學詩有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天沐 » 2013-01-22 12:03 AM

讀罷蘭清韻新作,感慨不已,自03年底開始學習格律詩詞,已近十年,自己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謝社長,感謝論壇諸位詩友。
故次韻蘭清韻:

卷中久忘世間田,度曲吟詩寂十年。
未必匠心出造化,豈能妙意越天然。
吾行葱岭寻霜笔,汝染江南费錦箋。
欲把平生山水意,還從太白峪中眠。


備注:太白一語雙關,太白詩仙及太白山(秦嶺第一峰3676米高,常年有雪)。

2013年1月21日

雲水論壇蘭清韻原玉:
七律 學詩有感

閑來紙上作耕田,筆下光陰六七年。
一點匠心師造化,千般妙意法天然。
常將秋水流紅葉,又折桃花染素箋。
我願此生琴案老,白雲深處枕詩眠。
最後由 天沐 於 2013-03-29 07:28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7 次。
意味新丰酒,神思烽火楼。
太白一万尺,积雪过千秋。
天沐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9-11-15 07:49 AM
來自: 长安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楚狂 » 2013-01-22 10:03 PM

天沐 寫:讀罷蘭清韻新作,感慨不已,自0年底開始學習格律詩詞,已近十年,自己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謝社長,感謝論壇諸位詩友。
故次韻蘭清韻:

卷中久忘世間田,吟詩作曲寂十年。
不堪造化出匠心,豈有妙意越天然。
吾行雪域迷蔥嶺,汝居江南惬錦箋。
欲把平生山水意,還從太白峪中眠。


備注:太白一語雙關,太白詩仙及太白山(秦嶺第一峰米高,常年有雪)。

2013年1月21日

雲水論壇蘭清韻原玉:
七律 學詩有感

閑來紙上作耕田,筆下光陰六七年。
一點匠心師造化,千般妙意法天然。
常將秋水流紅葉,又折桃花染素箋。
我願此生琴案老,白雲深處枕詩眠。



既是「七律」,當貼在〈詩薈〉,而不是誤貼在〈詞萃〉;詩詞、詩詞,「詩」與「詞」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要麻煩系統管理員將此帖移到〈詩薈〉或〈新秀鍛鍊場〉去。

既是「七律」,當有格律;次句失對且「十」是個【入聲14緝】的入聲字,此句聲調作「平平入入入入平」,連用4個入聲字,不僅「十」字違律,聲調亦不叶。
三句「不堪造化出匠心」更是出律極其嚴重,押平聲韻的七律第三句第七字當用仄,平聲的「心」字很明顯出律;第三句平仄錯亂極其嚴重。四句「豈有妙意越天然」聲調作「上上去去入平平」亦是嚴重出律。
五句失黏、六句失對且違律(聲調:平平平平入上平)。
末聯平仄倒是合律。但前面平仄錯亂隨意,因此末聯僅能單單就七句、八句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論其平仄。

看來閣下對近體詩律不甚嫻熟,宜移駕新秀鍛鍊場錘鍛一下。
至於,近體詩之格律,如「平仄譜」、黏對關係、對仗,以及《平水韻》用韻等論述及說明,請參考並仔細查找【網路古典詩詞雅集‧詩詞小講堂】之歷年相關講帖。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天沐 » 2013-02-07 09:10 AM

感謝版主一一指正!修改。

卷中久忘世間田,度曲吟詩寂十年。
未必匠心出造化,豈能妙意越天然。
吾行雪域迷蔥嶺,汝居江南惬錦箋。
欲把平生山水意,還從太白峪中眠。
意味新丰酒,神思烽火楼。
太白一万尺,积雪过千秋。
天沐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9-11-15 07:49 AM
來自: 长安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一方 » 2013-02-07 09:45 AM

天沐 寫:感謝版主一一指正!修改。

卷中久忘世間田,度曲吟詩寂十年。
未必匠心出造化,豈能妙意越天然。
吾行雪域迷蔥嶺,汝居江南惬錦箋。
欲把平生山水意,還從太白峪中眠。

問好天沐詞長。

上作第四句 "出" 字處應平聲,第六句 "居" 字處應仄聲。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楚狂 » 2013-02-07 10:04 AM

天沐 寫:感謝版主一一指正!修改。
卷中久忘世間田,度曲吟詩寂十年。
未必匠心出造化,豈能妙意越天然。
吾行雪域迷蔥嶺,汝居江南惬錦箋。
欲把平生山水意,還從太白峪中眠。

三句末三字連用三個仄聲做「下三仄」(三仄尾),可視為拗句(七言仄起出句拗第五字,應平易仄),可以不救。原因在於對句平仄譜為「平平仄仄平平」,若將對句第五字易平救轉,則將形成「下三平」,是古體格式,不符「近體詩」格律。故,出句「下三仄」可用,對句可不救(避免「下三平」);仍合律。
不過,學詩者仍宜依近體詩平仄譜「少」用下三仄,避免基礎未穩,積重難返。

六句「居」字出律,該處應用仄聲字。
頸聯(五、六句)對仗寬鬆了點,即便以「當句對」看,亦不協稱。故從傳統對仗言,出句「雪域」不對「江南」,「雪」對「江」可通,但「域」對「南」過寬。比如說改用「嶺北」對「江南」,以「山(嶺)」對仗「江」、「北」對「南」等等,是傳統工整對仗方法。
至於「蔥嶺」對「錦箋」還是寬了些。
頸聯要大修一下。

請參考。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天沐 » 2013-02-07 03:29 PM

斑竹点化,吾当再斟酌。

卷中久忘世間田,度曲吟詩寂十年。
未必匠心出造化,豈能妙意越天然。
吾参葱岭寻雪笔,汝染江南费錦箋。
欲把平生山水意,還從太白峪中眠。
意味新丰酒,神思烽火楼。
太白一万尺,积雪过千秋。
天沐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9-11-15 07:49 AM
來自: 长安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楚狂 » 2013-02-07 08:44 PM

天沐 寫:卷中久忘世間田,度曲吟詩寂十年。
未必匠心出造化,豈能妙意越天然。
吾参葱岭寻笔,汝染江南费錦箋。
欲把平生山水意,還從太白峪中眠。

五句按七律平仄譜格律當作「平平仄仄平平仄」,詞長詩作「吾參蔥嶺尋雪筆」其聲調為「平平平仄平仄」,「出句」第六字應平用仄即為「拗」第六字,「可」於「對句」第五字(錦)「易平救轉」。→這種「出句拗,對句救」的方法,使一聯聲調調諧的方法,即為「雙拗」救法。
上述這一段,對於初學者,會遇到許多近體詩專有名詞,如「出句」、「對句」、「拗」、「救」、「雙拗」、「平仄譜」等等。心中也會有個疑問,同樣第五句與對照平仄譜不同調的地方,為何拗了出句第六字須於對句第五字救轉?而拗了第五句的第三字,卻不須救?
因此,不建議初學者在初提筆時就來「拗」與「救」;學任何事務初期皆屬「摸索階段」(詩題自為〈學詩有感〉),譬諸嬰兒學步,尚未踏穩腳步,即想疾走、或作「凌波微步」,彷彿學步邯鄲,最後都忘了怎麼走路,而要爬回家去。

另外,第六句「汝染江南費錦箋」是語言簡省過度之後變得生澀不通順;第五句「君參蔥嶺」亦有同樣問題。蔥嶺何事何物須參、可參?如果用了舊典,尚可會意,但此處便是不明。「汝染江南」四字亦同病。
有些東西作者自己體驗過的,只有自己懂,不能巴望天下讀者都是你的知音。所以文字簡省到七字一句的近體詩,在七個字裏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寫得「通順曉暢」。自己寫得不通順、嗑嗑巴巴的,然後再用數百個中文字去自我解釋,那不叫「詩」,那叫做「自圓其說」。

天沐 詞長以前應常在【詞萃】裏發表創作,「詞」有「詞譜」,用字平仄、語法、韻腳均有其規律,「近體詩」更為嚴謹。
此作七律〈學詩有感〉便有許多不合近體詩七律格律規範之處;詞長若有興趣,可移駕至【新秀鍛鍊場】去試試身手,【新秀鍛鍊場】的版主都是浸淫詩詞曲律許久的老手,脾性也較溫文儒雅,能循循善誘,以「正確方法」教導,不出數月,當有動人新聲。
請慎重考慮;如果真想弄懂「近體詩」五七言絕句、律詩的話。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天沐 » 2013-02-08 08:15 AM

雪字改为霜。然后落荒而逃。。。。。。。
意味新丰酒,神思烽火楼。
太白一万尺,积雪过千秋。
天沐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9-11-15 07:49 AM
來自: 长安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楚狂 » 2013-02-08 08:37 AM

天沐 寫:雪字改为霜。然后落荒而逃。。。。。。。

「雪」字改「霜」字易仄為平便合律了。
若在他處,可能有人直接指摘「吾參蔥嶺尋雪筆」之第字「雪」字出律,是因為不識「拗救」之法中「七言平起出句」可以拗第「六」字之故(但宜在對句第五字易平救轉),而死抱「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不精準的口訣。

無須落荒而逃,【網路古典詩詞雅集】的「新秀鍛鍊場」有名師,如果真想學好「近體詩」,當如「求知若渴」之奔泉天驥。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楚狂 » 2013-02-09 07:51 PM

題為〈學詩有感〉,當為對近體詩有興趣。
學詩須有正法,免入打油;
學詩宜有良師,免入歧途。

可至【新秀鍛鍊場】一窺堂奧,多多發表嘗試。胡適先生說得好:「再試一下。」

新春如意!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 學詩有感

文章李凡 » 2013-02-10 03:03 PM

新春快意.畫風勁吹.
苦竹兄處代致問候.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Majestic-12 [Bot] 和 1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