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撰叢談(附跋詩一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杜撰叢談(附跋詩一首)

文章吳東晟 » 2007-05-23 08:10 AM

杜撰叢談四則

  東晟曰:某日為嵌字體,需喜字開頭之成詞,遍查《佩文韻府》暨《漢語大詞典》,無愜意者。因與旁人曰:「如何無『喜稻』一語?」語既畢,福至心靈,遂作〈杜撰叢談〉四則。杜撰者,自為典故也。或說杜撰即杜默所撰。杜默作詩,喜自為典故,以難於人。敢為此體,乃以張公大春《本事》先發其例,僕但以古文蹈之耳。

喜稻
唐建元中,邠州久旱,稻苗枯死。後李渤知邠州,罄其家產,延巫師引天山雪,造雲降雨,稻苗復生,其歲大豐。邠州民建生祠祀之,以感其德。祠東側有喜稻池,並有碑文述其事。

耳湯
苗俗以耳垢研粉,佐普洱沖之,謂之耳湯。凡絕交毀約,必先飲耳湯,以示決裂,謂之「食言」,蓋以耳垢為言語所化也。耳湯亦有取濕耳垢沖泡者,其質較劣。

北鷹
閩人謂冬風曰北鷹,取其自北來,猛銳如鷹之意也。蒲州林安娛〈冬日望武夷山〉詩:「北鷹侵翠嶺,萬點怒梅開。」一說北鷹係八縈之誤,八縈者,風沙雨雪雹霰冰霜也。其說甚牽強,恐係訛解。

妃呼豨
定州《史記》殘本有載,漢十年,陳豨反,淮陰侯起兵策應。呂后怒,呼豨為豎子。樂府「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語本乎此,即詬詈之意。聞一多氏謂妃呼豨為語詞,殆未見定州本也。

跋曰
誰家窗菜風吹燥?自寫床柴蝨爆乾。
若使乾隆召杜默,不淹不博兩相難。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Re: 杜撰叢談(附跋詩一首)

文章張大春 » 2007-05-23 10:01 AM

吳東晟 寫:敢為此體,乃以張公大春《本事》先發其例,僕但以古文蹈之耳。

喜稻
唐建元中,邠州久旱,稻苗枯死。後李渤知邠州,罄其家產,延巫師引天山雪,造雲降雨,稻苗復生,其歲大豐。邠州民建生祠祀之,以感其德。祠東側有喜稻池,並有碑文述其事。

妃呼豨
定州《史記》殘本有載,漢十年,陳豨反,淮陰侯起兵策應。呂后怒,呼豨為豎子。樂府「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語本乎此,即詬詈之意。聞一多氏謂妃呼豨為語詞,殆未見定州本也。

跋曰
誰家窗菜風吹燥?自寫床柴蝨爆乾。
若使乾隆召杜默,不淹不博兩相難。


詞長大作極有韓、黃「風乾瘦硬」之味,拜賞!推燈。 :idea:

按,唐無「建元」年號,而邠州之植稻蓋始於宋慶曆五年,小范老子以資政殿學士之知邠時也。

妃有配偶義,《左傳‧桓公二年》、《儀禮‧少牢饋食禮》有載,不贅。皆因婚而成妻,匹配義也,故不論。唯在帝姬,則后之稱「妃」,唯帝呼而已。使高祖呼雉:「妃!來哉。」則可,而漢(以迄於魏晉)之秉樂府者則不可,此史傳通書之禮也,杜撰者尤宜慎之。史之稱皇室正妻為妃者,不上諸侯王、太子;而帝之有妃亦必側於后下,無稱后為妃之例,此例不紊。

又及:「妃呼豨」之為語詞,不始於聞一多。聞氏之說殆從陳本禮《漢詩統箋》來,而陳說則本乎明遺民學者錢奉麓《歸鶴庵漢魏樂府叢箋》。錢氏詩名振一時,有箕山掛瓢之作二絕:

一巢重結古荊蠻,真似蘇髯化鶴還。忍棄先人棲隱處,故教門對四飛山。

烽火驚心事已非,翻身雲外作孤飛。故園猶喜前朝稻,留得清渠待我歸。

繞了個大彎兒,「喜稻」的典故可以在此!
最後由 張大春 於 2007-05-24 10:05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Re: 杜撰叢談(附跋詩一首)

文章吳東晟 » 2007-05-23 12:28 PM

張大春 寫:
吳東晟 寫:敢為此體,乃以張公大春《本事》先發其例,僕但以古文蹈之耳。

喜稻
唐建元中,邠州久旱,稻苗枯死。後李渤知邠州,罄其家產,延巫師引天山雪,造雲降雨,稻苗復生,其歲大豐。邠州民建生祠祀之,以感其德。祠東側有喜稻池,並有碑文述其事。

妃呼豨
定州《史記》殘本有載,漢十年,陳豨反,淮陰侯起兵策應。呂后怒,呼豨為豎子。樂府「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語本乎此,即詬詈之意。聞一多氏謂妃呼豨為語詞,殆未見定州本也。

跋曰
誰家窗菜風吹燥?自寫床柴蝨爆乾。
若使乾隆召杜默,不淹不博兩相難。


詞長大作極有韓、黃「風乾瘦硬」之味,拜賞!推燈。 :idea:

按,唐無「建元」年號,而邠州之植稻蓋始於宋慶曆五年,小范老子以資政殿學士之知邠時也。

妃有配偶義,《左傳‧桓公二年》、《儀禮‧少牢饋食禮》有載,不贅。皆因婚而成妻,匹配義也,故不論。唯在帝姬,則后之稱「妃」,唯帝呼而已。使高祖呼雉:「妃!來哉。」則可,而漢(以迄於魏晉)之秉樂府者則不可,此史傳通書之禮也,杜撰者尤宜慎之。史之稱皇室正妻為妃者,不上諸侯王、太子;而帝之有妃亦必側於后下,無稱后為妃之例,此例不紊。

又及:「妃呼豨」之為語詞,不始於聞一多。聞氏之說殆從陳本禮《漢詩統箋》來,而陳說則本乎明遺民學者錢奉麓《歸鶴庵漢魏樂府叢箋》。錢氏詩名振一時,有箕山掛瓢之作二絕:

一巢重結古荊蠻,真似蘇耽化鶴還。忍棄先人棲隱處,故教門對四飛山。

烽火驚心事已非,翻身雲外作孤飛。故園猶喜前朝稻,留得清渠待我歸。

繞了個大彎兒,「喜稻」的典故可以在此!




老師見解深入,學生拜服
看來要作偽書也要多注意細節
否則作偽不得也

從「妃呼豨」看起,竟回頭看到「喜稻」典故
真有重看《大說謊家》之感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文章張大春 » 2007-05-24 10:08 AM

東晟詞長,本來好玩的事,千萬別這麼客氣!詞長不跟我計較,我就祇好自己來改個大別字了~~~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文章假面兔 » 2007-05-25 11:29 AM

:lol: :-D :lol: :-P :lol:
假面兔
會員
 
文章: 231
註冊時間: 2007-01-12 11:01 AM

文章吳東晟 » 2007-05-26 01:06 AM

張大春 寫:東晟詞長,本來好玩的事,千萬別這麼客氣!詞長不跟我計較,我就祇好自己來改個大別字了~~~


大春老師:

 叫您詞長我會不習慣哪
 畢竟我也是看談笑書聲跟縱橫書海長大的
 有段時間我還每一集錄起來
 (上大學後就沒辦法了)
 因此我一直視您為老師輩的作家
 不是客氣也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吳東晟
會員
 
文章: 524
註冊時間: 2004-12-20 03:37 A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