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花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槿花

文章一方 » 2007-03-24 06:23 AM

朝開絢眼透緋霞,暮落知休不怨嗟。
日日持恆簪碧樹,無窮爛漫予人家。

注:槿花又稱朝開暮落花及無窮花,是南韓的國花。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李雨 » 2007-03-24 05:03 PM

民國四七年,我八歲,是唯一擁有道地朝鮮國服的孩子,那時臺灣尚無觀光.

高麗仙衣弄彩霞 , 同卿伴我老來嗟.

纖歌桔梗三淒美 , 向去莫非曾一家.

<與一方詞長分享> 天台宗寶典浩瀚,組織完善,幸賴朝鮮僧人保存並發揚,皇室皆佛弟子.天台四教儀一書問世的來由是:
宋代,吳越忠懿王,勤學佛法.一日恭讀永嘉禪師著作(師原學天台後習禪而印證於六祖句下),有一句王不明,遂請教德紹國師.紹國師不敢妄言,乃說"此句有關教義,當須請問螺溪義寂法師(西元九一九至九八七)".寂法師說"此句乃是智者大師著<<妙法華玄義>>之位妙中句,可惜天台教典自唐末以降歷經五代,如被安祿山戰亂及會昌焚毀等,致使國內無存,唯有可向流出於外邦(韓日)的請回來!"吳王遂遣使向高麗國王求還教典.高麗王詔請諦觀法師為奉還使,於西紀九六一年(宋太祖建隆二年)護送天台教典歸還我國,遂得趙宋天台中興的機運!有意思的是,高麗王也很慎重,曾囑"到中國必向該國僧伽問難,如不能答,即將教典奪回."(沒資格擁有) 但諦觀恭聽寂法師的說法,敬服而執弟子禮,且奉侍達十年之久,其間這位來自高麗的法師完成<天台四教儀>之撰寫.直到師圓寂後,整理淨房,始被發現諦觀法師的故匣中放光(護法神顯通示人).一時盛傳四方,成為研究的對象.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一方 » 2007-03-25 07:00 AM

多謝李雨詞長賜和及介紹唯識宗的歷史。

請問熊十力的《 新唯識論 》是否仍視作離經判道呢?小弟讀書時聽聞此書,但沒機會一讀。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李雨 » 2007-03-25 08:38 AM

回詞長:以上是天台宗,以南北朝時代智者大師為首.非後輩玄奘大師之唯識,當時未有這些經典,也沒有楞嚴經,可智者憑法華及涅槃經等,實修止觀,已悟全貌,非只偏重教理的講經師.至於熊十力先生等居士之書,我沒時間讀,蓋高僧著作已讀不完了!關於熊先生,雨早年只從表弟中山大學中文系戴景賢教授聽說一二,那時我的中文種子尚未萌芽,錯過從他學習的機會.唯識學嚴謹,一般少有旁論的空間.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一方 » 2007-03-26 06:00 AM

謝李雨詞長提醒。先前在其他帖子看過詞長有描述唯識宗,便將天台宗混淆了。可見末學的佛學知識貧乏,失禮了 :oops: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