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危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溫室危機

文章壯齋 » 2007-01-18 10:12 PM

溫室危機
一晌貪涼暑氣排,幾同焚屋復添柴。
渦輪轉電殘冬沸,煙突生金塵市霾。
科學無能新器用,強邦爭礦棄仁諧。
般般蠻觸將何益,應識環球終有涯。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Re: 溫室危機

文章連茂盛 » 2007-01-19 11:41 AM

壯齋 寫:溫室危機
一晌貪涼暑氣排,幾同焚屋復添柴。
渦輪轉電殘冬沸,煙突生金塵市霾。
科學無能新器用,強邦爭礦棄仁諧。
般般蠻觸將何益,應識環球終有涯。


新來學習,先向版主及諸位吟長問安。
最近讀了很多壯齋版主高見,極其同意這一段話:

壯齋 寫:最近看了很多新文學運動與新舊文學論戰的資料,覺得對當時古典詩壇某些怪象的批評也不是沒有道理。專攻詠物、動輒唱和、一氣化三清、濫用成詞等問題,如今都還可以略見一二。但相對的在社會議題上,古典詩看起來是缺席了。


不過,在「製造新聞」那首詩的一些討論裡,
也有吟長提到文言詩基本語感的問題,
像版主這首「溫室危機」,
三五句落腳連用去聲,也非無可議之病。
「殘冬沸」「塵市霾」即使單字亦不能作對 。
二三聯「渦輪轉電」「煙突生金」與「科學無能」「強邦爭礦」句法重出。
這些都是影響詩質甚大的問題,而不是新樂府路線、白話文適用與否的問題。
現代語非不能用,白話文非不可入詩,
而是能不能體現出詩的趣與識,
徒以新詞時事為務,不過就是陳三立所說的
「七字句唱」而已,詩不會好的。
也用九佳韻寫溫室危機一首敬奉版主賜教。

溫室危機

甲罩融爐一喻諧,甑中蒸蟻似生涯。
油源竭涸天無日,物種翻荒豹變豺。
美帝獨尊新伐罪,京都群議破招牌。
幾聲環保問何事,天窟怒張尋女媧。
連茂盛
會員
 
文章: 22
註冊時間: 2007-01-04 11:34 AM

文章壯齋 » 2007-01-19 12:29 PM

如果能將古典詩書寫的部分注意力,轉到社會議題這方面,無論對錯,那我想我的階段性任務就達到了。書寫議題的嚴重失衡,對於整個群體來說,是有很大的危險性的。

頷頸聯前四字句型過近的問題,也一直是我的大問題。前年的「廢園」一詩中,維仁詞長也提過。所以修改如下。

溫室危機
一晌貪涼暑氣排,幾同焚屋復添柴。
電需更劇渦輪轉,利逐平添煙突霾。
科學無能新器用,強邦爭礦棄仁諧。
般般蠻觸將何益,應識環球終有涯。

日治時期的台灣古典詩,有些時事詩也曾被批評為七字句唱。但這樣的沿革就轉變為七言的歌仔冊,最後廣泛的在民間流傳。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條路線蠻接近工農兵文學的,但從接收層面上是有曾被證實的效果。這幾年教書的經驗讓我很訝異,現在的學生對於典故的認識幾乎等於零,就連小時候常聽的神話故事都沒聽過,好像根本沒有童年一般。當然也包括典故背後的文化意涵。要跟他們談論詩的情趣,幾乎是不可能。這時候換個角度,從古典詩人所關懷的視野,去瞭解到古典詩中所說的真有這回事,才能吸納更多人進來這個範疇,至少也不會看輕這個體裁。

詞長大作極佳,在下遠不能及。僅有一絲絮語,溫室所造成的應是物種的滅絕,豹變豺感覺起來好像談的是基因的突變。

歡迎詞長光臨雅集~
最後由 壯齋 於 2007-01-19 12:39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連茂盛 » 2007-01-19 12:39 PM

跟版主對話十分愉快,很欣賞您的風度。
豹變豺是誇張語,環境惡劣導致物種滅絕、新生或改變自非可以膠柱刻舟而求之。謝謝您回應。
以後我也會注意,看能否多運用時事題材入古詩。
連茂盛
會員
 
文章: 22
註冊時間: 2007-01-04 11:34 AM

文章李凡 » 2007-01-20 06:53 PM

新聞說,末日鐘撥快了二分鐘,只剩五分鐘.借個韻代某些人答壯齋:

核塵溫室巧安排,名利之中忌癈柴.
按觸已然知冷熱,吸呼當自鑑陰霾.
鐘差末日五分許,命咒限時今尚諧.
自古人生嘆短暫,豈容天地永無涯.

〔分,借動詞對尚.或改尚為世.〕

第二聯出律改.
最後由 李凡 於 2007-01-21 11:0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壯齋 » 2007-01-21 03:06 AM

謝詞長和詩~

當天看到報導時覺得「末日」一詞似乎沒有相當適切,因為在漢語的語境中,「末日」只有到那天結束的意思。西文的原意應該比較貼近「審判日」,也就是到那天,人們要因為自身累積的罪孽接受審判。事實上西方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並未放棄固有的宗教情懷,來反思現代的後果。只有東方從五四到文革,不斷標舉現代的大旗,並將傳統文化貼標籤為守舊來排除,當時的古典詩就是因此被批評。所以東方的現代化常是莽撞前行,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但也因為如此,古典詩更應涉入現代論述,內容更應走在時代的尖端,讓大眾理解詩人同時也是知識份子,是一群推動歷史的人,古典詩的書寫應更能取得社會意義。

同韻敬覆一首
旗標現代舊同排,濯盡牛山豈有柴。處困還應尋道理,臨艱復更掃陰霾。仁人群聚邦民氣,智者節調天地諧。審判鐘聲時愈迫,勤求精進是生涯。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李凡 » 2007-01-21 11:31 AM

物慾橫流虛耗排,炎涼焉可慮薪柴.
資源賤換金元紙,天地梳妝陰晦霾.
一例生存添詭譎,無窮消費說和諧.
酸風酸雨他朝事,我自陽光在海涯.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