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過杭八首,勉隨秋興,用德儒詞長韻
寄遠何須傷落花,秋吟恰好對殘霞。
飄零暮色吹彈看,幾處湖山不是家。
舊渠清淺瘦雲高,漾泊千山客已勞。
聊數八鮮涎欲滴,紅菱白藕鬥蛼螯。
⊙八鮮:菱、藕、芋、柿、蝦、蟹、蛼螯、蘿蔔。
蛼螯:一種蛤蜊。
從來雁序看先斑,豈料高虛坐不難。
偶熟秋聲才一賦,居然疏髮對蒼山。
幾經車馬慣隨塵,夢似閒耽鐘似聞。
旅夜驚心身在否,波間聚散祇湖雲。
花園橋畔自蕭蕭,誰向苔痕認舊潮。
已逐錢塘千載事,歸心忽老忽停橈。
⊙花園橋,東出運司河下,西出福寧橋河下,北為福寧橋,南為廟橋。
耆老云:此橋下水能隨錢塘潮起落,覘其勢,如臨江海之濱,頗可觀;唯洪楊亂後涸矣。
原玉「潮」、「朝」韻字近複,就不全依了。
蕩蕩風輕薄薄羅,卷詩相伴鏡湖過。
霜柑勸客薦新茗,淚染屏山知幾何。
憑誰一箭墮西風,血灑橫堤說雁紅。
奪盡芳華歸未得,秋深豈奈簡書空。
⊙雁來紅,莧科植物,秋來開花。
莖葉穗子似雞冠,其葉九月鮮紅,望之如花,故名。江浙人呼為「老少年」。
雨池新漲夜新涼,抖擻吳山落月霜。
竹徑雲棲人漸渺,一壺秋興滿柔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