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假日登廬山蓮花洞百丈崖有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七律 假日登廬山蓮花洞百丈崖有感

文章鴻賓 » 2005-10-02 10:42 AM

百丈崖前憶大儒,狗頭石上笑耶穌。濂溪晚住蓮花洞,茂叔名垂太極圖。
之字瀑流三叠險,當年文革幾人舒!無顱雕像依然在,理學精神不樂乎?


宋熙寧四年(西元1071年),周敦頤赴江西星子縣上任,第二年便退休來到蓮花洞。周敦頤來到蓮花洞以後,創辦了濂溪書院,設堂講學,收徒育人。後人塑像紀念周敦頤。1966年文化大革命,周敦頤雕像頭顱被砸,殘像仍在。另1907年法國大主教樊體愛等留下的別墅、教堂遺迹。
最後由 鴻賓 於 2005-10-03 09:27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文章卞思 » 2005-10-02 04:17 PM

1.狗頭石上笑耶穌--不知是否有典故?否則憶前儒為何會想到耶穌呢?
2.濂溪、茂叔指的是同一人,用來作對仗似有些合掌。
3."舒"字韻腳似不太穩。

對不起,多言了 :-)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謝卞思,今改:

文章鴻賓 » 2005-10-03 09:24 AM

七律 假日登廬山蓮花洞百丈崖有感
百丈崖前憶大儒,狗頭石上嘆耶穌。濂溪晚照蓮花洞,茂叔名垂太極圖。
之字瀑流迂草徑,雙峰霧漫降苔除。缺顱雕像今猶在,不見師顔怎樂乎?


宋熙寧四年(西元1071年),周敦頤赴江西星子縣上任,第二年便退休來到蓮花洞。周敦頤來到蓮花洞以後,創辦了濂溪書院,設堂講學,收徒育人。後人塑像紀念周敦頤。1966年文化大革命,周敦頤雕像頭顱被砸,殘像仍在。另1907年法國大主教樊體愛等留下的別墅、教堂遺迹。傳説當年蓮花洞附近山洞供奉耶穌塑像。
加註:百丈崖,蓮花洞主要景點。狗頭石,蓮花洞景區一石似狗頭得名,離教堂遺址甚近,並有法租地界碑,可參考近代歷史“九江教案”。濂溪亦作河流名。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文章鴻賓 » 2005-10-05 03:58 PM

又改:七律 假日登廬山蓮花洞百丈崖有感
百丈崖前憶大儒,狗頭石上嘆耶穌。濂溪晚照蓮花洞,茂叔名垂太極圖。
之字瀑流迂野壑,雙峰霧漫踏苔除。缺顱雕像今猶在,不見師顔怎樂乎?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七絕 神州六號五天游感

文章鴻賓 » 2005-10-13 08:26 AM

恰逢神六五天游,仰望碧空新月秋。雖過重陽風却短,桂香兩度出清幽。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2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