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懷靈均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端午懷靈均

文章風雲 » 2005-06-11 10:01 PM

午後烏雲壓碧天,
滂沱淚雨弔先賢。
由來耿直易招謗,
千載忠魂余尚憐。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卞思 » 2005-06-15 01:14 AM

滂沱淚雨弔先賢--這句不錯,惜結句乏力。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李凡 » 2005-06-15 04:19 PM

反其韻和
屈曲身心徒自憐,最無一用是忠賢.
乘桴本可浮於海,何必離騷又問天.

等罵...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風雲 » 2005-06-15 09:31 PM

謝謝卞思姐的意見,有時間的話會再多想想。



李凡兄:
多謝和詩,近日大作多作反意。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卞思 » 2005-06-16 11:01 PM

呵~有時候用反意卻正顯其諷刺之深呢!
最無一用是忠賢--瞧瞧這句,寧不一歎!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芬陀利 » 2005-06-17 02:27 AM

總覺得屈原做為一個藝術家,他是成功的
做為一個政客,他是個失敗者
這“忠”字沒問題,“賢”字嘛~~我持保留的態度

偉大的藝術家可以很自我,甚至可以是個精神病患者(例子不勝枚舉)
但是成熟的政客則不然
即使他有超凡的高瞻遠矚,如果沒有良好的情緒智能(EQ)來說服他的上司察納他的意見,說服同僚與他合作而避免敵對,說服下屬誠服執行他的決策,那他鐵定是個失敗者!

也來胡湊一首
情緒智能偏自憐,孤高睨俗或忠賢。
溝通碰壁知尤艾,自絕前程白問天。

唉~政治:太黑暗了!藝術:太深奧了!小頑童自知不是塊料,時癡時癲、非忠非賢也非藝術家,只合當個頑童亂發議論、遊戲人間罷了! :mrgreen: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小發 » 2005-06-17 12:01 PM

屈原若知小頑童將其歸類在政客,他一定會傷心的再去跳江。政客與政治家還是有天壤之別,即便屈原不是成功的政治家,也不至淪為失敗的政客吧?
屈原的外交內政能力並不差,是不願曲從官場文化吧!或許說他不諳為人臣之道,比較恰當。
就人格來說,確實有瑕疵,但稱他為忠賢之士,諒不為過。賢才不必是十項全能,只要某方面有專長就可以稱賢了,不知小頑童以為如何?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芬陀利 » 2005-06-17 08:43 PM

謝謝小發版主的指教 :lol:
嗯~~“政客”這兩字好像負面了些,那就改稱“從政者”好了!

論真,這個課題實在太大了,再多說,可能就太離題了
簡單答覆如下:

一、
政客與政治家其實是很難分野的。君不見,所謂“民族救星”也同時被立場不同的人稱為“獨夫、劊子手”。一半人民愛戴的“改革領袖”卻被另一半的人民認為是“騙徒、無賴”,唉~~難啊!

二、
當“被害者”擁有力量之後,常不自覺的變成“加害者”,家暴案例如此,政爭亦如此!同理,怨嘆人家不瞭解他的人,常也是同因被怨嘆之人。

三、
若說從政者,我最欣賞蘧伯玉『用之則行,捨之則藏』及邱吉爾『酒店關門我就走』這一類成熟瀟洒的行逕。我相信,如果有人說他們是政客,他們也會一笑置之,當然不可能有一絲絲跳江的念頭囉! ;-)

四、
在我的心目中,“能人”不等於“賢人”,某方面有專長的人我稱之為“能人”,有德有才有容有度有為有守之士我才稱之為“賢人”。哈~~至於小頑童嘛~~當然是“頑人”囉!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卞思 » 2005-06-17 11:33 PM

我想堅持與豁達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氣象吧!
各有各的風範,也各有動人之處,倒也不見得誰定比誰高明些。
屈原其人實際才能如何,我並無深入研究,但經過歷代文人的灌注,他已成了某種憂國憂民精神的代表,人們詠屈原,又豈僅於屈原乎?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李凡 » 2005-06-18 12:45 AM

這樣討論很有意義.觀點拗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可多方面看問題,不是一言堂.

其實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分爭,爭盟爭霸.士子以良禽擇木而棲,原是平常.且因此創造了中華民族學術上難得一見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大自由.即如大儒者孔丘亦遊學四方,為宦列國.屈子忠於一國一姓,雖然可敬,實屬可悲.未能以民德為根本,而只能附托於君王好惡.雖非政客,實屬愚昧,悲劇是不可避免的.春秋戰國時期,乃因周王朝分封而分裂,不同於外敵入侵之其他大時代,列國就如有限公司,各自經營相同業務,因此要擴張,必然要吞併弱者.統一是歷史的必然.既無法令愚蠢的董事長振作,唯有跳槽,蟬過別枝,這樣對於國族可能更好.我不明白的是:五千年的中華歷史,為什麼會把屈夫子當作第一忠賢呢?我想其最大的原因恐怕是:歷史上的分裂,戰爭,大都是自已人打自已人.無論明君或暴君,都需要這種專一的忠誠.
而這種忠誠,現實和理論是不同的:現實是需要秦檜式的忠誠服從,理論是屈原式的直諌,以盗明君之名.沒有一個朝代沒有秦檜的,而秦檜又大多可以飛黃騰達,壽終正寢.至於屈原們,汨羅是他們的歸宿,很難有例外.好命的得到歷史垂涎,在謊言的世界,接受頂禮膜拜,生者留屍,死者留名,變成了傀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風雲 » 2005-06-18 02:25 PM

曲直本來難定論,忠賢且讓後人評~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3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