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摯謝哀駘它詞長詳審而博洽的答覆
呵呵~~請容小頑童再聲明一下
我是個道道地地的科技工作者,文藝純粹是休閒活動,絕不敢妄稱知識
對所謂定論“存疑”並追根究底,可以說是我的職業慣性,容或也是壞習慣啦!
質疑,純粹是對客觀事物的好奇與探索,若有冒犯,只好請您雅涵囉
如實而言,哀詞長的解說並未全解我心中的疑惑
一、 哀詞長所言“挑達”是連綿詞,不宜分開解釋,這我頗能接受
二、 這詞我並非解作“徘徊張望”,我是說看《子衿》的上下文,讓我想像女主角等不到男友,在城闕上搓手頓足,徘徊流連,或噘嘴、或負氣……。另外,若解作女主角抱怨男友人在城闕那邊,只顧著管自己的事,不能體恤女友的思念,也未能捎個信或甚至來探望一下…,則“輕忽”、“不經意”或者“遙遠不可及”似乎說得通。至於解成“恣肆”嘛~~我還是覺得在《子衿》之中似乎太嚴重了些!
三、 至於常俗用作“放蕩”、“恣肆”似乎成慣例已久,我並不覺得哀詞長的用法有何不當,這並不是我質疑的地方。
哦~~對了,對自己的想像與推論也存疑,永遠敞開心胸接納更好的答案,應也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素養,或也算好習慣吧!
所以,我還是期望能看到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