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讀《壽星集》有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校讀《壽星集》有感

文章壯齋 » 2005-03-28 12:29 AM

校讀《壽星集》有感
當道空思立典型,宴名饗老遍東寧。詩文廿萬皇恩頌,笑問誰人是壽星?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龙华樵者 » 2005-03-28 06:52 PM

读诗长诗话,飨老宴中某老微讽法网之密,为远祸而化名,感慨良多,因步其韵毋敢称和。
万古儒宗立典型
少怀朋信老安宁
太平千叟宏开宴
凝脂烟笼南极星
讨教词长:“内多律、切,以其易作也”而随园先生云,一日作一风,十日得一律,以其难作也(大概)。愚以为诗词古风四五七言形式不同作好均难。
姑妄言之祷勿降罪
龙华樵者
會員
 
文章: 420
註冊時間: 2005-01-29 06:41 PM

轉碼

文章李德儒 » 2005-03-28 08:42 PM

讀詩長詩話,饗老宴中某老微諷法網之密,為遠禍而化名,感慨良多,因步其韻毋敢稱和。
萬古儒宗立典型
少懷朋信老安寧
太平千叟宏開宴
凝脂煙籠南極星
討教詞長:“內多律、切,以其易作也”而隨園先生雲,一日作一風,十日得一律,以其難作也(大概)。愚以為詩詞古風四五七言形式不同作好均難。
姑妄言之禱勿降罪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壯齋 » 2005-03-29 11:35 AM

要解釋律絕易作之事,可說來話長。晚清科舉之競爭,前代罕聞。童生欲得功名以至進士者,首先須經縣、府、道三試成為附生,附生經多次科考、歲考,方可成為增生、廩生。附生、增生、廩生者,即前代所謂「秀才」也。若科考、歲考失利,即失其功名。廩生年資之長者,亦可成為貢生,俗稱「明經」是也。貢生不需參與科考、歲考,可長保其功名。而學道每三年皆須招集所轄之附生、增生、廩生、貢生,以詩詞、雜文考其課業,名曰「觀風試」。而諸生皆可參加科舉,以成舉人、進士。科舉之試,多以八股文為主。然前面所述之縣、府、道三試、科考、歲考、觀風試等,多考律、絕,蓋律、絕有定格,故晚清士子皆熟習二體。
若言臺灣特殊之處,蓋日治以後,舉人、進士多返大陸,留臺者多為諸生。此輩欲留漢文之命脈,多以所習授之晚輩,而以律、絕入手。中期以後,盛行擊缽之會,所作不外律、絕、詩鐘三體,亦以此體有定格,易於競技耳。《壽星集》中之文人,自幼即熟律、絕之體,故言易作也。
諸試與擊缽,皆定題、定時、定體,然不利於古體之創作。何也?一、古體不若律、絕定格,於試或有爭議;二、古體創作時間多半較長,於典試者不便;三、古體若無真意,焉可鋪陳其事?未若律、絕可品題而書,悠然而止。此余之陋見,還望先進指正。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龙华樵者 » 2005-03-30 01:42 PM

多谢
诗长指迷。
愚以为南明小朝庭、郑氏营垒多夏完淳辈慷慨轻生文章经世之士,台岛人文根基自是更加博大而深厚矣,不想日占时期竞至举人进士等文化人多数浮槎北去,回归中原,甚为可叹!
谢君为我平添一掬伤心泪
龙华樵者
會員
 
文章: 420
註冊時間: 2005-01-29 06:41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3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