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元夕逛燈街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悠悠齋 » 2005-03-16 10:57 AM

[quote="思雨斋"]我们作诗格律应以古人为范。
王力的书是建立在统计基础上对唐宋诗格律的一个客观说明,并不是一家言,和什么诗赛的规则或者大陆、台湾无关。我也从不参加大陆那些污七八糟的诗赛。

本人基本同意思雨齋主的看法。不過齋主参不参加大陆那些“污七八糟”的詩賽似乎跟本次討論的内容無關。
悠悠齋
會員
 
文章: 336
註冊時間: 2003-08-27 08:45 PM

文章維仁 » 2005-03-16 11:30 AM

嘗試綜合以上:
上句拗〔平平仄仄平仄仄〕或〔平平仄仄仄仄仄〕,下句救〔仄仄平平平仄平〕。此一狀況乃是拗救,並不違律。想必是本次討論之共識,意見有所不同者,只在此一拗救是否應該日常運用而已。
個人淺見以為:
想用者用,不想用者不使用,如此而已。
但是一般詩詞論壇之中,老手新手競秀並存,〔平平仄仄平仄仄〕或〔平平仄仄仄仄仄〕對於初學者或可能導致格律混淆,所以個人建議使用者稍微加註「拗救」。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風雲 » 2005-03-16 07:56 PM

思雨齋詞長吟安:
在下手邊有四五本關於格律之書,包含王力的著作。
近體詩格律是中晚唐才成熟,又以黃山谷為首之江西詩派喜作拗體,故大拗格律可舉出許多例子,然若以此數量相對於唐宋以後之詩作總數量而言,是否還能稱其多,頗值得商榷。

個人並不否定此大拗格律之存在,前面亦曾言不能以此來限制非初學者。因兩岸詩壇環境不同,對此觀點標準又不一,如同維仁兄所言,此點恐怕就隨個人喜好了,但以註明為宜。

秋水孤帆詞長吟安:
詞長言〔全部按正格寫的詩詞未見得是好詩詞。〕
在下敬表贊同,但若逆向思考,反之亦然,詩境方為最高考量。

個人對該大拗格律是採盡量避免,自作詩四五百以來,尚未遇到非得要用大拗之情況,惟獨一次引用李白詩句,為保留其原句,不得已而用之。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做法。


近來雅集來了許多好手,甚喜! :-)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李德儒 » 2005-03-17 06:14 AM

風雲 寫:個人對該大拗格律是採盡量避免,自作詩四五百以來,尚未遇到非得要用大拗之情況,惟獨一次引用李白詩句,為保留其原句,不得已而用之。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做法。


:-)


我也贊同老弟的說法“大拗格律是採盡量避免”。
一般詩詞比賽,第一部份是格律甄選。如是評選的看到大拗,很容易便當出律的把它掉了,(應是忙中遺漏,或因來稿太多。)
所以在比賽時,莫說什麼因格律或因詞害意。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秋水孤帆 » 2005-03-17 08:38 AM

呵……如果連“大拗”都看不出來,甚至當出律把它掉了,這種詩賽不參加也罷。再說了,寫詩是爲表達自己情感,情趣的,爲什麽非要拿參賽來約束呢?
秋水孤帆
會員
 
文章: 117
註冊時間: 2005-03-07 02:52 PM

文章風雲 » 2005-03-17 10:29 PM

在下也認同明代公安派與清代袁枚之性靈主張。
個人主張避免大拗非因詩賽之限制,而是如此格律未免太過寬鬆,太接近古體(不如直接作古體詩來得痛快)。為詩賽而作的詩,在拙作中占不到百分之十(肯定更少),相信很多人都是如此,但是詩賽也有其正面意義存在,偶而彼此切磋,不亦樂乎?

"大拗"再論下去,恐亦無結論,姑且自由心證,就此打住吧。 ;-)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