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一組《旗津一日印象五章》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舊作一組《旗津一日印象五章》

文章小發 » 2016-12-15 11:12 AM

《旗津一日印象五章》
〈始至〉
渡輪乘浪至,旗尾迓人來。
半島休言小,愁眉一笑開。
囂塵何足慮,鷗鷺不須猜。
預想歸程裡,詩心細剪裁。
〈遊島〉
漫遊南北復西東,大道踏車兼踩風。
觀海無須二三步,怡情只在笑談中。
行行客湧廟前路,裊裊煙蒸天后宮。
今昔風光誰得見,砲臺長對夕陽紅。
〈燈塔〉
百年風雨鎮高崗,依舊多情照十方。
堪笑人心自生障,枉期燈塔渡迷航。
〈歸心〉
風涼暮轉沉,落日似鎔金。
旗後初昇月,知吾一片心。
〈禮讚〉
綿亙沙洲似巨鯨,先賢勤墾始繁榮。
如今稽古憑人事,往昔開荒多棘荊。
雲淡海天皆一色,心寬物我兩無爭。
更予後代留殊景,續寫千年護港情。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Re: 舊作一組《旗津一日印象五章》

文章楚狂 » 2016-12-15 01:35 PM

拜讀
小發 寫: 〈禮讚〉
綿亙沙洲似巨鯨,先賢勤墾始繁榮。
如今稽古憑人事,往昔開荒多棘荊。
雲淡海天皆一色,心寬物我兩無爭。
後代留殊景,續寫千年護港情。

有個小疑問:
七句「更予後代留殊景」,「予」字在《廣韻》、《平水韻》裏有兩讀:
《廣韻‧上平9魚》、《平水韻‧上平6魚》作「弋諸切」,讀如「余」,音義皆同「余」,即「我」也;
《廣韻‧上聲8語》、《平水韻‧上聲6語》作「餘佇切」,讀如「與」,音義皆同「與」,即「賜予」也。
個人讀來覺得第七句「予後代」不像是在講「我的後代」,而是「給與後代」,且「予」字不同「余」字可通「餘」;
不知原意何如?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舊作一組《旗津一日印象五章》

文章小發 » 2016-12-16 10:40 AM

楚狂 寫:拜讀
小發 寫: 〈禮讚〉
綿亙沙洲似巨鯨,先賢勤墾始繁榮。
如今稽古憑人事,往昔開荒多棘荊。
雲淡海天皆一色,心寬物我兩無爭。
後代留殊景,續寫千年護港情。

有個小疑問:
七句「更予後代留殊景」,「予」字在《廣韻》、《平水韻》裏有兩讀:
《廣韻‧上平9魚》、《平水韻‧上平6魚》作「弋諸切」,讀如「余」,音義皆同「余」,即「我」也;
《廣韻‧上聲8語》、《平水韻‧上聲6語》作「餘佇切」,讀如「與」,音義皆同「與」,即「賜予」也。
個人讀來覺得第七句「予後代」不像是在講「我的後代」,而是「給與後代」,且「予」字不同「余」字可通「餘」;
不知原意何如?

多謝楚狂詞長指正,
我一直以為兩者通用,原來是有區別的,
失察十餘年,今日始知,真是大感謝。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Re: 舊作一組《旗津一日印象五章》

文章楚狂 » 2016-12-17 12:03 PM

做為「組詩」,這一組堪稱結構十分完整。
從「登島」(始至)、到「遊島」、再到最高點的「旗後燈塔」、賦歸的「歸心」、歸後的「禮讚」,
在同一個空間裏(旗津島),時間「線」緊扣完整而有脈絡可依循。

以前讀其他組詩,很難「完全」感覺得出這種「脈絡」的「時」與「地」的順序關係,
不了解「組詩」兩字意義的人,可以仔細品味 小發版主的「佈局」筆法。


另,
關於某「字」的平仄用法,近來已練到張無忌〈乾坤大挪移〉「直覺反射」的層次,
但比較少施展。
有時在「網上」、或今人「詩集」裏面讀到,自己做做「筆記」記錄下來而少發表;
畢竟,寶劍須贈予識貨的英雄;

感謝 小發版主雅涵。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舊作一組《旗津一日印象五章》

文章小發 » 2016-12-18 10:23 AM

感謝楚狂詞長雅評。
其實多年前我也曾整理過一字多韻的簡集,
只是整理過計忘了,偶爾還是會遇到不確定或誤用的情形,真是慚愧。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