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曉望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Re: 【七律】曉望

文章流浪兒 » 2014-01-08 12:34 PM

說說題外話 ;-)

中國和美國最大的不同有人說因美國立國的時日短, 沒有歷史包裹. 中國的歷史包裹很容易拖累前進的腳步. 這個說法當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好像沒人仔細地研究是什麼樣的歷史包裹? 如何逐漸化解?

試試說說美國的民族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二百多年前英國一班人士受到宗教的迫害, 由英倫海峽逃到了北美洲. 這班人士本身很嚮往民主自由, 後來打敗了英軍至宣佈獨立, 一路走來在在都令他們感到不容易[廣東話所謂死過返生], 漸漸形成了他們的民族性. 彼此尊重和信任是社會的基礎, 世上沒有奉旨就能得到的東西, 所以他們特別注重感恩節, 對社會更有種深厚的無償責任感, 如果有人暈倒, 美國人很可能是首先有相應行動的人. 對自身也比較自律, 做到要社會可愛匹夫有責.

很明顯的例子是在節日過後, 百貨公司是有設專門櫃檯讓大眾收到的禮物若是得物無所用, 可以原價退回. 這是惜物樸素的好習慣. 有些新移民貪便宜把明明穿過用過的衣物也當未用過的去換回現金. 這種動作其實令社會逐漸分化而不知. 在他們心目中美國人很天真很傻, 真的很傻嗎? 很可能他們慣了尊重別人尊重自己而少了歪七扭八的心思而已. 不過, 美國人對社會的無償責任感放到國際上, 美其名是世界警察, 其實有其盲點, 他們以自己的價值觀要求別人, 疏忽了別人的民族性, 爭議就難以平息了. 日本人就很懂得利用美國的弱點成為日本的保護者. 無論如何, 美國人的民主行為要比別的國家人民有先天性的因素去實行得比較容易.

至於中國......
流浪兒
會員
 
文章: 1359
註冊時間: 2007-01-09 11:39 PM

Re: 【七律】曉望

文章楚狂 » 2014-01-08 06:49 PM

流浪兒 寫:說說題外話 ;-)

謝謝;這世界,拳頭大如砂鍋的當道。
胳臂還沒練壯時,該如何?
老共該讀讀《戰國策》。

楚狂 寫:【七律】曉望

塵劫無邊與世乖,四圍魅影一城霾。
窮山涸海誇精衛,爛石補天祈女媧。
魏闕風華盡消蝕,謝池雲物漸沉埋。
九門傳檄禁煙火,百五未來長似齋。

【註1】末聯借喻,並借用 孔捷生詞長《蛇鱗一輯》「治霾」語:「喻北京環保局稱霧霾成因之一是中國人喜歡在家做飯云云。」

【註2】終於體驗什麼叫做「霾」,跟台灣濕濕冷冷的「霧」,別樣感觸。
出門,都是一場冒險。連「歸計」,都會被打亂。
等候的當口,憶起宋‧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句。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曉望

文章流浪兒 » 2014-01-08 09:55 PM

楚狂 寫:
流浪兒 寫:說說題外話 ;-)

謝謝;這世界,拳頭大如砂鍋的當道。
胳臂還沒練壯時,該如何?
老共該讀讀《戰國策》。

楚狂 寫:【七律】曉望

塵劫無邊與世乖,四圍魅影一城霾。
窮山涸海誇精衛,爛石補天祈女媧。
魏闕風華盡消蝕,謝池雲物漸沉埋。
九門傳檄禁煙火,百五未來長似齋。

【註1】末聯借喻,並借用 孔捷生詞長《蛇鱗一輯》「治霾」語:「喻北京環保局稱霧霾成因之一是中國人喜歡在家做飯云云。」

【註2】終於體驗什麼叫做「霾」,跟台灣濕濕冷冷的「霧」,別樣感觸。
出門,都是一場冒險。連「歸計」,都會被打亂。
等候的當口,憶起宋‧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句。


胳臂還沒練壯時,該如何?這世道, 人人都想佔據道德高地, 這道德高地豈不粗壯?...... [說句喪氣的話是有些爭取民主人士, 只是爭取形式, 自己本身也缺少實質的民主涵養. 最要命是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的封建思維難以完全消失殆盡. 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股民主風氣, 那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在家做飯若能造成霾的成因之一, 除非家家仍用煤球燒飯. 而之二之三可成一碟雜錦菜, 歸納一句環保做得太差.

秦觀〈踏莎行〉中的霧很可能像杭州西湖四月中的煙雨, 矇矓而輕盈, 很有美感. 和霾中所含有的內容比較, 就像滿肚草和滿肚錦繡的分別, 彼此相差太大了. :lol: :lol: :lol:
流浪兒
會員
 
文章: 1359
註冊時間: 2007-01-09 11:39 PM

進了圖書館,才知道自己渺小。

文章楚狂 » 2014-01-19 12:29 PM

「央圖」全名為「國立中央圖書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復館於台北市南海路植物園中〈南海學園〉,正對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門的一棟四合院建築物。
原在中國大陸南京市的舊址與建物,被老共改設南京圖書館。
在台北南海路的舊館舍,因老舊及館藏空間有限等原因,另擇址於中正紀念堂位於中山南路的大門對面新建館舍,並易名為「國家圖書館」。

有沒有進過南海路「舊館」、或中山南路「新館」查閱過「紙本、善本、影印本」資料,學到什麼東西,日積月累的心得在自己胸中。至於列舉詩例者,舉多少詩例洽巧可佐證「認識幾個字」
例如,後附網址中的所有「詩例」,用搜韻、或Google搜尋,呶呶不休者要輸入什麼「關鍵字」才可以找得到?
http://www.poetrys.org/phpbb2/viewtopic.php?f=6&t=26682

至於入館,需年滿二十歲,要辦理借書證;
套句星爺的話:「難道我學過如來神掌,也要說給你聽嗎?
【經典】http://www.youtube.com/watch?v=zte4aWfRgCE

圖檔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進了圖書館,才知道自己渺小。

文章芬陀利 » 2014-01-19 07:38 PM

楚狂 寫: ..............
有沒有進過南海路「舊館」、或中山南路「新館」查閱過「紙本、善本、影印本」資料,學到什麼東西,日積月累的心得在自己胸中。至於列舉詩例者,舉多少詩例洽巧可佐證「認識幾個字
.............


小頑童櫻櫻美代子,看了詞長這帖,忽然想到一本書來,閒拉幾句,請詞長別見怪呦! :p

文壇頑童張大春先生的《認得幾個字》確是一本得趣得味的難得好書!(哈~~我原來不認得幾個 :-P :oops:)

小的一直以來從不懷疑,詞長詩中那遒健深厚的筆力,之於大春先生,伯仲之間也! ;-)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進了圖書館,才知道自己渺小。

文章楚狂 » 2014-01-20 08:17 AM

雲泥之別,不敢望其項背。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進了圖書館,才知道自己渺小。

文章楚狂 » 2014-01-21 10:25 PM

楚狂 寫: 至於入館,需年滿二十歲,要辦理借書證;
套句星爺的話:「難道我學過如來神掌,也要說給你聽嗎?
【經典】http://www.youtube.com/watch?v=zte4aWfRgCE

剛接到一個共同研究唐詩的朋友從手機傳來一幀照片,國家圖書館入口一張告示,入館、辦證年齡,已下調至:「年滿十六歲」。
「二十歲」是舊時南海學園央圖的入館標準。
被訕笑為「those good old dreams. 」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