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Re: <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文章練習生 » 2013-07-22 12:51 AM

楚狂 寫:
練習生 寫:報告廠大叔詞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模擬一下交作業,請打分數.60分就通過啦.呵呵

靦腆窺伊醉眼斜。翻疑人到九仙家。
若能朝夕伴芳影。何慮須臾是鏡花?

三句:「若能朝夕伴芳影」為七言平起出句拗第五字,對句第五字(是)易平救轉。
不救,亦可。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是主張「要救」為宜。(見該書P.130~133)
這是台灣較為通行的詩法。
一部《全唐詩》裏,有「救」與「不救」並存;若依「統計數例」比較,「救」顯然高於「不救」。

離開台灣,那就隨興了。
請參考。

謝謝楚狂兄不吝指導,也趁此說明本詩拗救之法

[拗字法]此法有兩種情形,都拗在出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拗,本句不救,對句也不必救。
本詩屬乙種拗字法:七言平起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拗第五字變成「平平仄仄仄平仄」。所以[若能朝夕伴芳影]。七言拗第五字[伴],本句不救,對句也不必救。

靦腆窺伊醉眼斜。翻疑人到九仙家。若能朝夕伴芳影。何慮須臾是鏡花。

另依楚狂兄建議採甲種拗聯法:變成仄仄仄平仄>對句救
子式:七言平起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兩句第五字相互拗救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所以[若能朝夕伴芳影。何慮須臾鏡花。]第二句第五字[是]就得易仄為平,改作[成]>

靦腆窺伊醉眼斜。翻疑人到九仙家。若能朝夕芳影。何慮須臾鏡花。

還有也可以改為乙種拗聯法:變成仄仄平仄仄>對句救
子式:七言平起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第六字拗仄,對句第五字換平救之,變成「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靦腆窺伊醉眼斜。翻疑人到九仙家。若能朝夕親影。何慮須臾鏡花。
以上若說錯了,歡迎郢正.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文章廠大叔 » 2013-07-22 01:40 AM

哈哈, 因初識格律, 拗救這上乘功夫就完全不懂了, 先謝過楚詞長及練詞長, 待日後再細研。耐人尋味之餘, 喜見因心詞長及練詞長頒詩, 尤其練詞長詞句練達, 有情趣, 又有畫面, 100分啦! 學習欣賞。趁睡前再步韻橋楓詞長:

信步山林日影斜,清溪轉處是誰家。
柴扉半掩勤農事,不管遊人歎落花。
最後由 廠大叔 於 2013-07-22 11:1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圖檔美意延書法篆刻工作室
廠大叔
會員
 
文章: 240
註冊時間: 2012-07-03 09:37 PM

Re: <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22 07:28 AM

這麻韻吟起詩來果然是佳句連連。難怪從古人來就特別喜歡哦。

龍文不才,湊個興致如次:

晨起推窗初日斜,雨餘風物最堪佳。
人間不止有戰血,掩鼻龍腥縈薄紗。

第三句特意拗,以第四句縈字救之。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22 07:43 AM

再來一首,以解手癢:

白日幢幢山鬼影,紅塵裊裊水仙花。
綠波如鏡故自照,何處玉人飛鬢霞。

三句依舊拗,而四句飛字救之。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文章楚狂 » 2013-07-22 07:57 AM

練習生 寫:趁此說明本詩拗救之法

[拗字法]此法有兩種情形,都拗在出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拗,本句不救,對句也不必救。
本詩屬乙種拗字法:七言平起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拗第五字變成「平平仄仄仄平仄」。所以[若能朝夕伴芳影]。七言拗第五字[伴],本句不救,對句也不必救。

靦腆窺伊醉眼斜。翻疑人到九仙家。若能朝夕伴芳影。何慮須臾是鏡花。

另依楚狂兄建議採甲種拗聯法:變成仄仄仄平仄>對句救
子式:七言平起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兩句第五字相互拗救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所以[若能朝夕伴芳影。何慮須臾鏡花。]第二句第五字[是]就得易仄為平,改作[成]>

靦腆窺伊醉眼斜。翻疑人到九仙家。若能朝夕芳影。何慮須臾鏡花。

還有也可以改為乙種拗聯法:變成仄仄平仄仄>對句救
子式:七言平起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第六字拗仄,對句第五字換平救之,變成「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靦腆窺伊醉眼斜。翻疑人到九仙家。若能朝夕親影。何慮須臾鏡花。
以上若說錯了,歡迎郢正.

詩的拗救理論都對。
前已說過:「救與不救並存。不救,亦可。.......若按《全唐詩》統計數例,『救』顯然高於『不救』。」

很佩服,那些詩家用「甲」、「乙」、「子」、「丑」等天干地支分類,把一件簡單的「拗救」搞成如「繞口令」。
上回有一篇引某教授論「拗法」之「拗字、拗句、拗體」,不知是否是 詞長所引?
個人對近體詩之「拗救」,從不採「背誦」之死記方式;近體詩要「親民」,若把「詩法」搞得太過複雜,不過是阻卻新人學習的意願與增加理解難度。(練習生詞長不看書,可以把三段理論背得如此純熟?)
個人的懶方法,是先弄懂出句那「處」可以拗,拗了那「處」字,對句的第三字(五言詩)、第五字(七言詩)可不可以易平救轉,易轉後不會變成「下三平」即可。(至於「單拗」之法,根本不干「對句」底事。)
至於理論,其實沒那麼高深難懂。搞成「繞口令」,不過就如《連城訣》一樣,練「躺屍劍法」。

謝謝。
(詞長若覺得以上言論有被冒犯,請海涵,各存其法。)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文章楚狂 » 2013-07-22 08:07 AM

廠大叔 寫:哈哈, 因初識格律, 拗救這上乘功夫就完全不懂了, 先謝過楚詞長及練詞長, 待日後再細研。耐人尋味之餘, 喜見因心詞長及練詞長頒詩, 學習欣賞。趁睡前再步韻橋楓詞長:

信步山林日影斜,清溪轉處是誰家。
柴扉半掩勤農事,不管遊人探苑花。

拗救,沒那麼複雜。
先弄懂「出句」(單數句)那「處」字可以拗,再弄懂「對句」那處要不要、可不可以「易平救轉」即可。(例如「單拗」之法,當句自行拗換即可,根本連對句都不必管。)
文章本天成,自然就是美。

就像 詞長第三句「柴扉半掩勤農事」,練習拗救法時可以故意把「七言句的腹節」── 也就是第五、六字,這兩字可以分別各拗第五字、或第六字、或第五第六兩字同拗,對句第五字易平救轉即可。
不了?
模擬一下:
(一)拗第五字 :「柴扉半掩勤農事」→→「柴扉半掩農事」,不管遊人苑花。
(二)拗第六字 :「柴扉半掩勤農事」→→「柴扉半掩耕事」,不管遊人苑花。
(三)五六字同拗:「柴扉半掩勤農事」→→「柴扉半掩織績晚」,不管遊人苑花。
詞長不要覺得奇怪,為什麼原詩第三句改一字、改兩字、改三字,對句(第五字)還是紋風不動?
原因在於 詞長原詩第四句的第五字用「探」字,恰巧是一個「平仄兩用同義字」,所以就視其為平聲用法。
(不過,現代女子已不「織補」了,純粹是舉「例」方便。)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文章廠大叔 » 2013-07-22 08:56 AM

龍文鴛侶 寫:這麻韻吟起詩來果然是佳句連連。難怪從古人來就特別喜歡哦。

龍文不才,湊個興致如次:

晨起推窗初日斜,雨餘風物最堪佳。
人間不止有戰血,掩鼻龍腥縈薄紗。

第三句特意拗,以第四句縈字救之。


謝謝龍文詞長賜詩二首, 果如您所言麻韻就像G大調, 不像尤韻較憂愁, 學習了^^
最後由 廠大叔 於 2013-07-22 11:31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圖檔美意延書法篆刻工作室
廠大叔
會員
 
文章: 240
註冊時間: 2012-07-03 09:37 PM

Re: <步韻橋楓詞長閑居詩其一>

文章廠大叔 » 2013-07-22 09:01 AM

謝謝練習生詞長及楚狂詞長的討論, 領我能入拗救之門, 尤其楚狂詞長點畫之下, 稍悟其中奧秘, 日後自作或評詩也有依據, 謝謝, 再輯^^
圖檔美意延書法篆刻工作室
廠大叔
會員
 
文章: 240
註冊時間: 2012-07-03 09:37 PM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