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楚狂 » 2013-03-26 11:30 AM
千古不變的大道理:文章,永遠是自己的好。
談詩者,基本上也不是閒閒沒事嗑瓜子、吐殼皮來著;
所提供不同意見,能接受或許可成為日後提醒、精進的動力;不同意,棄之即可。若海畔逐臭,終是異數。
「車諾比」(或稱:車諾堡)在何處?
上網查了確切「日期」,1986-04-26之後,舉世聞名一爆,大概也沒有幾個人不曉得位在何處,發生了何事。
一善 詞長詩首句「千古荒城車諾比」,肯定不會有人「不知所云」哪一國家的事,若有此多餘擔心,即便七言詩句要容下一個國家「烏克蘭」(三個字)與一座城市「車諾比」(三個字)並且合乎平仄格律,亦不是困難之事,書作「烏克蘭之車諾比,驚天一爆釀浮災。」即可;但毫無「詩味」可言!
至於「之」字,可不可以入詩?兩岸有許多人喜學老杜吳體詩〈白帝城最高樓〉次句「獨立縹緲之飛樓」。
藥樓云:「詩是文字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
又云:「詩歌以精絜為貴。」此言雖在說「詩題」,用於「詩句」亦極恰當。
絕句又稱「小律」,五言不過二十字,七言最多亦不逾二十八字;「每一字豈可浪擲」?
絕句,字數已經夠少,能鋪陳者已不多,浪費之後於整首詩「謀篇佈局」間勢必捉襟見肘。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