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 歸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Re: 次韻 歸

文章楚狂 » 2013-02-19 09:02 AM

葉大照 寫:南風吹柳靨 , 北楫水流川。
牧笛飄歸曲 , 寒山鐘鼓傳。

你忘了詞性可轉

南風吹柳靨。牧笛飄歸曲。
南風對牧笛
吹對飄
柳靨對歸曲

北楫水流川。寒山鐘鼓傳。
北楫對寒山
水流對鐘鼓...當然在對聯或詩鐘上為一物對二物.嚴格上說不能對
川對傳...傳也可當名詞用

修辭學的「轉品」可不是這樣解的;如果大墩、打狗另有高人開山立派,沒拈香跟拜過。

稱「轉品」者,又名「轉類」;行文有意將某一詞類(詞性)的字詞,轉作另一詞類(詞性)的字詞來用,稱「轉品」。
《論語‧述而》:「曲肱而枕之。」的「枕」字,《說文》釋「枕」字曰:「臥所薦首者。从木冘聲。」文中所謂「者」字者,代表這個字的原意是個名詞;但在《論語‧述而》:「曲肱而枕之。」中的「枕」字,卻是「名詞」做「動詞」用;這種行文(者)特意把原為名詞的字詞「枕」借用為動詞的「枕」,才叫做「轉品」。
類似這種轉品的字,在韻書裏,同一字會歸屬在不同的韻部;如做「名詞」用的「枕」字歸入【上聲26寢】韻,做「動詞」用的「枕」字歸入【去聲27沁】韻。
古代對「動詞」、「名詞」的分野不是很清楚,《詩韻合璧》在詞註後解釋「枕」字分韻不同說得倒是很妙:「寢韻實用,此處(沁韻)活用也。」除此之外,字詞尚有「動」、「靜」之分。

再說一個古籍上的例子,會比較讓人一目瞭然:漢‧劉向《說苑‧貴德》:「春風風人,夏雨雨人。」
文中第一個「風」字,平讀做「方馮切」讀如「楓」,做「名詞」用;第二個「風」字,去讀做「方鳳切」讀如「諷」,做「動詞」用。
同樣的,文中第一個「雨」字,上讀做「王矩切」讀如「羽」,做「名詞」用;第二個「雨」字,去讀做「王遇切」讀如「芋」,做「動詞」用。

「轉品」是作者有意、特意轉變詞性用法而為。 原作?看冇。

若解詩籤者,強為曲解以符己需,謂之「石更車專」。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次韻 歸

文章楚狂 » 2013-02-19 09:11 AM

葉大照 寫:蘇東坡早就回應你了

道在屎溺。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次韻 歸

文章葉大照 » 2013-02-19 11:56 AM

楚狂 寫:
葉大照 寫:蘇東坡早就回應你了

道在屎溺。

楚狂近可一嚐
葉大照
 

Re: 次韻 歸

文章葉大照 » 2013-02-19 12:03 PM

照你的轉品說法
張夢機先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一書中所引
隔句對
夜夜淚沾衣...朝朝君未歸
那衣字跟歸字
算什麼呢

思禹詞長
我沒記錯的話
是叫俳律而非排律
葉大照
 

Re: 次韻 歸

文章楚狂 » 2013-02-19 12:22 PM

葉大照 寫:我沒記錯的話
是叫俳律而非排律

王國維《人間詞話》:「近體詩體制,以五七言絕句為最尊,律詩次之,排律最下。」

讀書不通,好為新語;道在屎溺,每下愈況。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次韻 歸

文章葉大照 » 2013-02-20 09:49 PM

不知所謂
俗非成是人家對,行夢迭醒情趣間

把歸字跟衣字的轉品功夫搞清楚吧
葉大照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