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甕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楚狂 » 2012-02-14 09:53 PM

李凡 寫:作為一個曾經為綠色中國出過力的人來說,四十年的環境大破壞,令人心痛.
回到詩來:討論感覺不錯.
境界,詩界,物界,或者與詞長境界不謀而合.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千古名句,使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亦膾炙人口,聽詞長一說,再重新理會一下.發現若無後二句,前二句只是并不精彩.因前二句是可以有別的代替,而後二句是不可移易.


《全唐詩》裏有一首元稹的七絕,描寫江水流動的景象,更驅豐富、想象充沛。

卷414_32唐‧元稹〈蒼溪縣寄揚州兄弟〉
蒼溪縣下嘉陵水,入峽穿江到海流。憑仗鯉魚將遠信,雁回時節到揚州。


嘉陵江水發源於四川西北、甘肅南部松潘高原北麓的「白龍江」,東南流後轉向正南與發源於大巴山的東源「渠江」、發源於四川摩天嶺的西源「涪江」,交會於「合川」──此地就是《倚天屠龍記》裏郭靖、黃蓉死守並鑄造倚天劍、屠龍刀的「合州」,也是《神鵰俠侶》裏楊過用「彈指神通」發石打死蒙哥汗的地方。
對「白龍江」印象深刻的原因是,高中時讀地理,自己出考題考倒同學:下列哪些省份兼具長江、黃河流域?複選題居然沒有人選「甘肅」。

嘉陵江合本源、涪江、渠江水後,向南流至重慶匯入「長江」,理論上這「水」已難分辨出哪一滴是涪江水、渠江水、嘉陵江水或是長江水了。
但詩人還是用較「感性」的筆調寫到「入峽」、「穿江」,還「到海流」,並算準「時間」,在大雁春日北歸時會流經揚州。

這與宋代李之儀填〈卜算子〉一樣,人親、水親、土親。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如果用物理學、地理學、土木工程學的學術、理論,來看這一詩一詞,必認為無稽。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李凡 » 2012-02-15 11:53 PM

如果用物理學、地理學、土木工程學的學術、理論,來看這一詩一詞,必認為無稽。
----
若只這一詩一詞,或可就.若說是凡詩詞不必求物理,過了.
同是天文門,聽月,看風,拗物理得詩情.
看風雷,愜意,看雷便有違物理而非了.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李凡 » 2012-04-11 07:55 PM

自翻了這帖,因當時就已感覺事不尋常.
河西泛罷泛河東,入甕由來原意中.
世間頻聽鷗鴉水,或者鷲鷹囂不雄.
〔折腰〕
所以用了〔鷲鷹〕,以為非單一.果然.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4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