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狂 寫:李德儒 寫:楚詞長果然博學,我也是想借意來對。
不知詞長認為借對好還是對人名好呢?
鄙人不是博學啦~~
我只是知道如何從網海裏面找到我想要的東西
而且「誠實」地交代有些資料是從「網路」上找來的
這其實有個好處,揣摩詞長如何寫這一首詩
順道想想自己會如何處理遣詞用字
一翻書本,上網找資料
其實大可假裝自己很「博學」,只要「直接」回答詞長的問題:
對以「陶元」並註明元稹〈菊花詩〉 第三句「不是花中偏愛菊」
就解決了
因為 德儒詞長大作中亦有「偏愛菊」三字,這個資料簡直是天作之合.
寫那麼多詞料,其實方便自己多了解典籍.
並可順便將「網路古典詩詞雅集」當作「一朵雲」
將這些資料存在「雲」中會優於存在自己的電腦中(避免遺失)
哪天要用,上雅集叫出來就可以了,而且沒有地點,工具(例如非我的電腦不可)的限制
而且有些資料本就不是自己的,例如國畫,我只懂皮毛,那些名家都是網路上來的;亦可方便雅集諸詞長使用,如果有人認為有用的話.
不過話岔一頭,資料那麼多,怎麼用,用得好不好,在於個人.無須藏私!
話說回頭,「借對」(音、義),「蹉對」,顏色、數目、方位、干支、流水,用哪個對仗方法,哪個好,真沒一個答案,我也不知如何回答.
我遇到的,大概「流水」最難,難在一氣而下!
多謝楚狂詞長轉告的消息。
剛去GOOGLE輸入偏愛菊三字,果然很多“不是花中偏愛菊”之句。不過我覺得元稹這首詩開首的兩句都是寫陶潛的,似乎對愛菊稍有些少不是情有獨鍾的感覺,如果用“陶元”有些頭重尾輕,想來還是借其意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