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感舊四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南粤感舊四首

文章刘熙煦 » 2011-11-20 09:00 AM

南粤感舊四首
嶺南煙樹聽寒鴉,浩渺零仃日影斜。
二線柵欄空曉露,一時粉黛誤霜花。
客心寥落西風水,別意夷猶北地車。
自笑三生尋舊約,春桑陌上問羅家。

來年消息憶前游,夢冷秋痕一縷愁。
清夜蒙朧雲半落,畫欄憔悴月虧羞。
雁傳尺素知誰瘦,驛外薔薇無處鉤。
薄幸憐君君不惜。春風吹面識南樓。

彩筆無端寫碧城,凡塵仙籍不勝情。
拍肩青女莫相送,托夢陽臺幾度迎。
寶刹鐘敲胸浩浩,華胥蝶引憶卿卿。
于今何覓封侯事,淡定枯禪羨後生。

雨後街頭試買蘭,小姑鬟影背闌干。
不因價賤衣香絕,豈抖殘支曉露幹。
入夢素娥盤海市,無衣霜女貫高寒。
橫塘燕翦差池約,桃葉真當柳色看。

二O一一年十一月
刘熙煦
會員
 
文章: 128
註冊時間: 2009-02-20 12:01 PM

Re: 南粤感舊四首

文章楚狂 » 2011-11-20 10:03 AM

刘熙煦 寫:南粵感舊四首‧其四
雨後街頭試買蘭,小姑鬟影背闌干。
不因價賤衣香絕,豈抖殘支曉露
入夢素娥盤海市,無衣霜女貫高寒。
橫塘燕翦差池約,桃葉真當柳色看。


簡體漢字轉「正體漢字」出現小差誤,代轉如下:

劉熙煦〈南粵感舊四首〉其四
雨後街頭試買蘭,小姑鬟影背闌干。
不因價賤衣香絕,豈抖殘支曉露乾。
入夢素娥盤海市,無衣霜女貫高寒。
橫塘燕翦差池約,桃葉真當柳色看。



古「支」可通「枝」。《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
但「價賤」不對「殘支」;「價賤」為「名+形」,「殘支」為「形+名」。

若言「蹉對」,可參考李群玉〈同鄭相並歌姬小飲戲贈〉首聯句:「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幹」字兩音,一作「去聲15翰」,原意為「榦」,在《說文解字》裏:「榦,築牆耑木也。」引申為主體、才能之意。
另一音作「上平14寒」,意同「韓」字原意,「井垣也」,即「井上木欄」,又謂之「銀牀」。《莊子‧秋水篇》:「跳梁乎井幹之上。」
所以,李太白〈長干行〉詩云:「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
詩中「牀」(通「床」)即為「井欄」。
雖然有人解為「胡床」(交椅),不過,未若「井欄」於「門前」妥適。


另第一首「二線」詞費解,「二線柵欄」不知何意?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刘熙煦 » 2011-11-20 11:21 AM

深谢楚狂吟长关注,“二线”是当年深圳特区和内地隔断的栅栏我们叫二线,这些栅栏是沿山修建的,还有岗哨,武警巡逻。当时我们住在附近。其二,“干”由于简繁转换之误,本应是干湿的干,转成了“干部”的干了。“残支”花枝在篮里成商品,我们一般称之为一支,买得剩下的,所以谓之残支。这些解释不知妥否?远握楚狂吟长!问好。
刘熙煦
會員
 
文章: 128
註冊時間: 2009-02-20 12:01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