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大醉浪人 » 2009-08-25 09:00 PM
之二 入席
逸馨園裡聚多才,文化擔承還有臺。
現代迷思皆道理?不如傳統占花魁。
台灣第一個詩社,名叫《東山吟社》。(就像我一開始學寫近體詩,人說東冬江支微,魚虞齊佳灰……我說我只聽過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那兩隻魚想齊家,當然會鬧的滿頭灰……)
無知,是自己造成的,不能怪別人。
只有新文學才是文學?才值得他媽的鼓勵?我們的傳統呢?就算你是台灣人也要傳統吧?台灣的文學獎就是如此。我不敢說如今一切中國的傳統都被鄙夷,但我敢說,繼承者越來越少。
「現在日本的小學生書包中都有毛筆與墨,雖然他們科技日新月異,卻也很注重傳統。」老師嘆了一口氣,「如今很多人卻放棄了傳統。時代雖然一直進步著,但太過與不及都不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歷史與學問,就一昧的向外發展,就像花瓶中的花朵,只能有一時的芬芳,凋謝後即成過往雲煙。」
之三8/23 眼前一瓶酒
葡萄美酒眼前呈,秋水看穿不可傾。
九轉愁腸何處去?桔茶此刻來奉迎。
看得到而喝不到是相當難過的。剛好我就坐在天之驕女對面,剛好眼前就有一瓶紅酒,剛好我又叫大醉,嗜酒如命……
天之驕女驀地道:「你要喝桔茶還是咖啡?」
「能不能來盃冰啤酒吧!」我暗忖。卻答應:「桔茶。」彼此不熟,不能太唐突。雖然我早已沒啥形象,但做人的基本原則還懂。
我把桔茶當啤酒喝,幾口也就見底了。應該300-500CC吧,一杯。
突然天之驕女要我吟詩,那麼清醒,怎吟?我怕一吟出來後,這次聚餐也就會提早結束。我擔不起那麼大的責任,又是第一次見面。我去KTV時,也要酒後有點感覺後,才會唱歌。
雖然面紙(子)一包才10元。
也許我們早已飽經霜雪,無復當年的不知天高地厚。年紀越大越懂得「無粉味不應酬」的道理,不再幾個男人酒後廁所論劍,互爭長短。在有美妹的地方喝酒,是不是找尋那遺失好久的溫柔?雖然不是真的,卻能讓人沉迷於那一時刻。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
記得東吳才子講了個冷笑話:「你們知道枇杷為什麼都長很高嗎?」他冷笑:「因為枇杷膏(高)。」
我那時也在內心想起:「從一樓抬頭看到二樓有位裸體男子,你會想到什麼?」
蛋糕(高)吧。
為何會想到這個?
因為每次我講完蛋糕時,都會習慣性的喝口酒……
也許蛋糕比枇杷膏來說,難登大雅之堂,who cares?這社會不就如此?政客滿嘴美麗的謊言,專家只會專門騙人家,學者學會騙人者,名嘴?哈,明明就是狗嘴,怎會吐出象牙?
歷史很明白的告訴我們?無論無何,只有我們小老百姓最苦。我們是二媽生的嗎?這跟喝酒有何牽連?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最後由
大醉浪人 於 2009-10-29 07:0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歡迎來一醉http://tw.myblog.yahoo.com/tony-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