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雨时 » 2009-10-08 09:30 AM
北京作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边界重镇和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环视宇内何处不是百战山河?难道因此就不能吟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或“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了么?“承天紫禁开阊阖,和玺金龙舞凤凰。”是到过天安门的人有目共睹的实际景象,至于这种景象可否象征中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现行政策,以及国庆晚会载歌载舞的盛世异相?屡毁屡建的城楼可否体现愈挫愈奋的民族如涅槃凤凰劫后重生的历史?则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军警从来就是象征国家权力,捍卫国家利益的工具。面对说服无效又宁死不屈而可能失控的挑战,镇压之于统治者就不只是本能反应,而且是最后选择和唯一手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若镇压与否显示了政权的强弱,则镇压成败反映了民心的向背。即使这是暂时的。孟夫子说:“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李世民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由此可见,即使圣人、天子也不可以自己一厢情愿的立场和情感评说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是非功过。任何时候都会存在现实的反对者,但是在其主张成为现实之前,现实总会无情宣告:“反对无效。”
不知梅齋君如何定义“老干体”。我个人认为,以年龄和职业给作品的风格和水平分类是很外行的做法。对于后人而言,周代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汉相曹操、唐相韩愈,南唐后主李煜、宋相王安石、苏东坡都是既“老”又“干”啊。作为一个诗歌论坛,能在这里得到“詩文字圓熟,是老手。”的鼓励,非常荣幸。但由此而说拙作是“老干体”,在下就不敢当了。
逛800余家论坛,乃在下践行“兼听则明”的方式之一而已。或有嫌太累者,随便可也。
虽然诗外功夫和诗内功夫对于诗歌创作都很重要,但是这里毕竟是诗歌论坛,与诗无直接关联的话说多了也许不适当。如果梅齋君愿意继续讨论,我们可以找个更合时宜的场合。
欢迎常来指教!
最後由
雨时 於 2009-10-09 07:19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