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閱江樓歸饗張生記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遊閱江樓歸饗張生記

文章风清骨峻 » 2009-09-16 08:05 PM

臨江忽羨細鱗肥,客次金陵已落暉。

聞聽張家鱸膾美,一鮮嘗罷不思歸。
热闹中常着一分冷眼,
冷落处但存一点热心。
风清骨峻
會員
 
文章: 220
註冊時間: 2007-01-11 06:00 PM

Re: 遊閱江樓歸饗張生記

文章假面兔 » 2009-09-16 08:29 PM

风清骨峻 寫:臨江忽羨細鱗肥,客次金陵已落暉。
聞聽張家鱸膾美,一鮮嘗罷不思歸。


[細鱗肥],有湊意.聽字作去聲時解作[縱任],如果作[耳聞]解,應屬平聲,則出律矣.
假面兔
會員
 
文章: 231
註冊時間: 2007-01-12 11:01 AM

文章風雲 » 2009-09-16 09:11 PM

「聽」作「耳聞」解,可平可仄,於格律上無問題,淺見亦認為「細鱗肥」一詞稍怪。

問候風清兄。
亦多謝假面兔詞長評論版上作品。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Re: 遊閱江樓歸饗張生記

文章楚狂 » 2009-09-16 10:39 PM

风清骨峻 寫:臨江忽羨細鱗肥,客次金陵已落暉。
聞聽張家鱸膾美,一鮮嘗罷不思歸。


「巨口細鱗」,一般用稱「松江鱸魚」或「鱖魚」。

前者見東坡〈後赤壁賦〉:「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

後者見袁枚〈隨園食單‧水族有鱗單‧季魚〉:「季魚少骨,炒片最佳。炒者以片薄為貴,用秋油、酒郁後,用芡粉、蛋清掏之,加作料炒之。油用素油。」
季魚,鱖魚也。(轉音。)
《正字通》:「鱖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皮厚、肉緊,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如鱖豚。」

已故高陽先生在遺著中提及「鱸魚」當以松江秀野橋四鰓鱸為美,見《茂陵秋》158頁與《秣陵春》142頁。
張翰秋風之思,詞見稼軒〈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休說鱸魚堪膾,儘西風、季鷹歸未?」

依此,用「細鱗」譬鱸魚、鱖魚似無不可。只是第三句再說一次「鱸膾」,不免費詞多矣。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6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