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來雅集,學習謙虛。
我本妄人,日後詩詞文字辛辣,匕現刺出,就先告罪,尚祈 諸位先進海涵。
《法鼓醒世》七律,係觀吳東晟 詞長《敬輓聖嚴法師圓寂》五律後,於2009-02-15日邊看晚間新聞報導法師植葬畫面,信手草作,首聯、頸聯自覺不佳,多係「湊」得。沉澱數日後,改成〈二稿〉。(
不過也有一「得」:寫詩不要邊看電視邊寫,一心二用易失!)
【七律】法鼓醒世(記聖嚴法師植葬2009-02-15)
燃身寂滅映丹霞,和敬滌心歸落迦。
法雨三千開菡萏,春雲一縷作袈裟。
德言能辨陰魔相,悲智堪為苦海槎。
喜捨紅塵乘願去,本來無我亦無嗟。
【平水韻】平起首韻,下平六麻。
【註1】
「寂滅為樂」、「悲智」、「和敬」三者,俱為長老遺言。
長老遺言其植葬儀式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舖張,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輓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
長老遺言表示,僧俗四眾弟子之間,沒有產業、財務及權力、名位之意見可爭,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種環保的教育功能可期。
【註2】
知遏 詞長 及 南山子 詞長關於〈原稿〉起句,見教得是;鄙人舉「丹霞燒佛」例,其意在木佛焚而舍利不可得,更何況「肉身」之「皮相」。
鄙人狂妄,訶罵過台灣眾多叢林山頭「藉宗教斂財飾名」謬行;唯聖嚴法師勘破生死,徹底放下,不得不誠心敬服。只怕法鼓弟子尚有執迷,不能力行遺言「勿撿堅固子」而生「盜骨」憾事,故報載目前植葬之處仍須加派警衛。
【註3】
「春雲」一詞,只不過「象時」而已,一如「秋雲」、「冬雲」;「春」字無須執著,可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