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老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三大老

文章維仁 » 2008-10-20 10:28 PM

三大老

功在蘭陽德澤存,迄今香火祀晨昏。
唐山或恐忘名姓,海表蒸民尚感恩。

注:
宜蘭市昭應宮配祀「三大老」,即曾任噶瑪蘭通判之楊廷理、翟淦、陳蒸三位地方官員,三大老遠自廣西、雲南、山東遊宦來台,於蘭陽功績厥偉。百餘年來三大老祀享香火不絕,足見宜蘭人惜福感恩之心。

昭應宮與三大老的神像可參考http://media.ilc.edu.tw/6y/l6/607/p78.htm

寫作此詩時,原本揣測宜蘭媽祖廟內這三尊遠道而來的大老,在他們唐山的故鄉恐怕早已沒沒無聞。不料月前在宜蘭縣史館內,居然瀏覽到一本廣西柳州所發行的《楊廷理詩文集》。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10-21 12:49 AM

拜讀維人詞長好詩
這三大老功在蘭陽 享千秋香火 當然恰如其份 大陸在文革後也整理各地府縣志 通常只要有舉人以上功名的都會收入志中
三大老原籍雖有記 但大概不會有人專門去查 清制 文武官員
因事變而殉難者 在原籍與殉難地建祠記念 其它告老還鄉的是不能建祠的 清朝中期後開發北部 設淡水廳管轄大肚溪以北到宜蘭 這三大老事蹟應存於淡水廳志中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壯齋 » 2008-10-23 07:46 AM

補充三人生平~

噶瑪蘭廳志/卷二(中) 職官/政績

  楊廷理,字雙梧,廣西柳州人.負性剛斷,練達老成.初由拔貢知侯官縣,洊陞署臺道;以清查案謫戍伊犁.嘉慶八年,奉赦南還.十一年捐復知府.引見時,垂問及噶瑪蘭,廷理直奏當開,得旨乘傳來閩查辦,頗為他案所牽制.三度入蘭,始於十五年四月奉委開疆,得遂前請.總督方維甸授以創始章程,廷理因地制宜,力裁業戶,不避勞怨.稟復語中所稱:『殫一己之心思,耐三月之勞勩;奉十八則之憲令,成億萬載之良規.使善良者知有官之可樂,奸猾者知有法之可畏』.洵實錄也.先是,丁卯秋,將會擊海寇,入援蘇澳,漳人送之於溪北,泉人迎之於溪南.其望之也若時雨.曾攝蘭篆數月,旋以調補建溪守去.廳人思其創建之功,且有捍禦力,設主於文昌壇右,生為祀之.所著有「議開蛤仔難節略」、「東游草詩」各一卷.餘不悉載.

  翟淦,字榆園,山東淄川人.應衡工例得官同知.悃幅無華,精誠奮勉.先署淡水同知,攝嘉義縣篆,剔釐積弊,塵牘一清.嘉慶十七年,蘭初設官,大吏察其能,即以之借補通判.淦冒雨捉裝入境,但見荒埔一片耳.於是上自壝壇、城池、文武衙署、倉庫,下至兵房、監獄,彙作十七案工程,先行整頓,次第改觀.時復周歷田舍,履勘漳、泉、粵三籍,奏定疆界.就中加留餘埔,以酌給化番.尚有未墾荒埔四千餘甲,限年報陞,肥磽不能一律,淦為之酌中定制,公私稱便.而最繁者尤莫如開蘭創始事宜,創始未盡及善後一切事宜,條款百數十端,洪纖悉備,利弊必周.他手頭繁緒亂,展轉因循;而淦則文移往復,商榷再三,務在合人情而宜土俗.雖集思廣益,得之幕友任元逵力者為多;然淦素精強,事必躬操,物無遁影;即無事而兀坐,終日亦未嘗有惰容也.在任五年,積勞成瘵,竟以二十二年夏歿於公廨.廳人感之,相與設奠位於楊廷理之右,而以陳蒸附焉.陳蒸者,雲南籍浙江人;由進士調補鳳山知縣,二十二年秋,檄署蘭篆.惜士愛民,不名一錢.考其治績,蓋無一不以楊、翟為法云.

陳蒸無本傳,除上列附屬楊、翟二傳之後,僅有零星記載:
陳蒸,雲南彌勒人,浙江籍,進士,鳳山知縣.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署.

陳蒸,雲南籍浙江人,由進士補鳳山縣知縣.二十二年署通判.承楊、翟二公之後,值地方草創之初,惜士愛民,不名一錢;蘭人德之.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