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舊城河憶往
舊城南路車如流,舊城東路連高樓,
此日熙來攘往處,誰記一水曾悠悠?
嘉慶年間設廳治,噶瑪蘭城始創置,
九芎牆下環城河,已近二百年前事。
日據時期毀舊牆,河水依然流未央,
不復禦牆荷重任,淳淳古意還留香。
回首髫齡景未換,就學日日過河畔,
護城河水悠閒流,舊憶卅年尚明煥。
河底水草青如蘿,河邊垂柳搖清波,
兒童嬉玩笑聲起,行人步履舒而和。
一自河面覆道路,流水從而地底度,
不見水中藻青青,不見水邊舊柳樹。
舊城東路多人潮,舊城南路頻喧囂,
舊城路下仍流水,水流黯黯長寂寥。
注一:嘉慶十七年(1812),清廷設噶瑪蘭廳於今宜蘭市,並於嘉慶十八年(1813)築成噶瑪蘭城,土牆上環植九芎樹為城垣,城外則開鑿環城之護城河。日據時期拆除舊城牆,僅留護城河東、南段河道。護城河南、東段河道自1977、1984年起因都市更新,加蓋鋪覆道路而隱匿於地下。
注二:余曾就讀宜蘭市中山國小,每日上下學途經舊城河畔。